“多亏银行工作人员耐心劝阻,我这养老钱才保住了!”一位老人紧紧攥着未到期的存单,声音仍有些颤抖。这是烟台银行今年7月成功拦截的一起诈骗案件现场,也是该行“八五”普法工作成效的生动体现。
自2021年启动普法专项行动以来,烟台银行将法治宣传融入金融服务日常,构建起“网点+社区+商圈”三位一体的普法网络。截至2025年7月,累计开展普法活动320余场,覆盖市民超15万人次,成功拦截电信诈骗案件3起,为客户挽回经济损失60余万元。
晨会里的“法治微课堂”
每天清晨,烟台银行各网点通过“晨会微课堂”“案例研讨会”等形式,组织员工开展法律培训46场,参与率达100%。邀请法律专家开展专题讲座12期,重点解析担保制度、风险防控等实务问题。这种“碎片化学习+案例研讨”的模式,让法律知识于潜移默化中在员工心里扎根。
社区里的“法治责任田”
“阿姨,陌生链接不能点!”在芝罘区某社区,大堂经理正用烟台方言给居民讲解“保健品诈骗”套路。烟台银行摒弃“大水漫灌”,开展小而精的“社区金融法治小课堂”,用本土化语言讲解诈骗手法和防范要点,提升社区居民的“免疫力”,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从“以房养老”骗局到“二维码陷阱”,烟台银行工作人员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累计发放的1.2万份手册里,藏着居民防骗的“锦囊妙计”。
商圈里的“法治风景线”
走进烟台银行周边的商圈,多家商户柜台上的普法海报格外醒目。“银行帮我们梳理了融资合同风险点,现在签合同前都会先咨询律师。”某餐饮店老板感激地说。烟台银行深入周边商圈,在商户门店里张贴普法海报,借助商户客流量扩大宣传覆盖面。帮助小微企业了解融资过程中的法律风险,规范融资行为,累计为100余家小微企业提供普法服务,获得小微企业的广泛认可。
科技赋能的“智慧防线”
“账户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屏幕上,风险监测模型实时跳动。2024年9月,系统预警到一起异常转账,工作人员通过“人工核验+警银联动机制”,30分钟内锁定诈骗分子,为客户挽回30万元损失。这样的“科技+人力”双保险,已成功拦截多起电信诈骗,充分展现了警银携手打击涉诈涉骗的高效协同效能,彰显了金融机构守护百姓“钱袋子”的责任担当。
从“普法送福”春联里的法治祝福,到“小小银行家”活动中的童声笑语;从社区文艺汇演的普法小品,到偏远乡镇的“流动课堂”,烟台银行用“接地气”的方式,让法治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正如该行负责人所说:“普法不是一阵风,而是要像海风一样,年复一年吹暖人心。”
在法治金融的沃土上,烟台银行正以“润物细无声”的坚守,为百姓钱袋子筑起坚固防线,也为区域金融生态注入温暖力量。
(通讯员 车克宇 郝芸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