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委员会2004年发布新资本协议后,国内监管机构积极融入全球资本监管体系,推动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资本计量框架。在此背景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大型城商行、农商行陆续开始发力金融风险模型体系建设,包括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模型、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流动性风险模型、银行账户利率风险模型等,并逐步将这些模型推广到业务准入、限额管理、风险监控、风险偏好、风险报告、和绩效考核等业务管理流程中。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建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ChatGPT、DeepSeek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LLM)推出后,商业银行的模型建设和管理应用进一步深化,加速拓展至经营管理的更多方面,如信贷流程自动化、反洗钱、监管合规检查、智能客服、知识培训、信息代码辅助开发等。
毕马威模型和AI风险管理团队调研了全球主要金融机构模型应用实践,上表为团队梳理出的模型分类概况。可以看到:模型种类覆盖全部可应用的模型技术类别,包括传统统计模型和结构化模型、新兴机器学习模型、规则和专家模型、生成式AI模型;模型应用覆盖风险管理、反欺诈、监管合规、客户服务等主要经营和管理领域;不同领域的模型技术特点不同,均具有明显的优缺点。综合看,模型和AI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应用越来越广,其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主要原因包括:
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模型风险管理已成为全球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关注的重点领域。巴塞尔委员会、美国货币监理署、欧洲银行管理局、英国审慎监管局、香港金融管理局等主要经济体监管机构均对金融机构模型风险管理提出监管要求。以欧洲银行管理局的内部模型评估指南和监管技术标准为例,模型风险管理应覆盖所有重大风险暴露,避免因“选择性建模”导致的监管套利;模型风险管理应围绕模型验证、风险覆盖和治理结构展开,结合“三道防线”原则强化风险控制;具体操作中应关注数据完整性与质量、模型方法论与假设的合理性、压力测试与情景风险应用、文档化和报告等技术管理。国内金融监管总局对模型风险管理也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在《资本管理办法》、《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等均提出明确的模型风险管理要求。
在监管要求和管理需求的推动下,国内金融机构近年来开展了很多模型风险管理实践,如资本计量高级法合规银行和拟申请合规银行依据监管要求定期开展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模型和市场风险内部模型的验证;开展信贷业务自动化决策的银行多数建立模型风险管理系统和模型审批委员会。但中小银行的模型风险管理仍广泛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
毕马威模型风险管理与全球主要监管和金融机构保持密切沟通和合作,包括协助国内多家领先银行建立模型验证和模型管理体系,具备丰富的模型验证和模型风险管理经验。综合考虑中小银行的模型风险管理实践,毕马威建议从三个层面完善模型风险管理体系:
AI模型具有高度智能性,且在全球领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正逐步深入,其潜在的风险受到全球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和欧盟等经济体监管机构陆续推出人工智能监管要求。如美国2023年发布自律性AI风险管理框架,欧盟2024年发布人工智能法案,英国2024年发布AI监管准则。其中,欧盟法案中将信用风险评估等金融AI系统列为“高风险”应用,要求此类模型满足严格的数据质量、技术文档、透明度和人工监督标准。国内监管机构也高度重视AI风险管理,如银行业协会2022年发布《人工智能模型风险管理框架》,明确AI模型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原则和流程;国家网信办等机构陆续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和《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等监管要求,强化人工智能模型的隐私保护、数据安全和风险防控等要求。综合各国监管要求,人工智能监管要点包括有效和可靠性、用户安全性、数据安全、网络安全、运营弹性、透明度、可解释性、隐私保护和公平性等方面。
AI风险管理虽整体属于模型风险管理的范畴,但结合全球主要经济体和国内人工智能监管要求,叠加AI模型的幻觉、毒数据和不透明性等潜在缺点,其管理方式相对于传统模型风险管理有很大不同。下图是毕马威人工智能团队整理的人工智能模型管理与传统模型风险管理主要异同点,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模型管理在输入数据、提示工程、数据安全性、模型公平性管理、模型可解释性和模型监控等方面相对于传统模型风险管理均具有新的要求。
毕马威人工智能团队深入跟踪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金融同业的人工智能应用和监管机构要求,为解决AI模型管理难题,结合毕马威全球网络在人工智能实施与运营中的丰富实践经验,研发了“可信人工智能(Trusted AI)”综合解决方案。
“可信人工智能(Trusted AI)”综合解决方案通过构建价值导向、以人为本和可信赖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系统性应对AI伦理、风险与合规的复杂挑战,提供可落地的全景式人工智能风险评估体系。评估体系包括: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发布后,AI风险管理已逐步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毕马威已协助多家商业银行搭建基于“可信人工智能(Trusted AI)”的AI风险管理体系。
毕马威“可信人工智能(Trusted AI)”的AI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本文内容仅供一般参考用,并非针对任何个人或团体的个别或特定情况而提供。虽然我们已致力提供准确和及时的资料,但我们不能保证这些资料在阁下收取时或日后仍然准确。任何人士不应在没有详细考虑相关的情况及获取适当的专业意见下依据所载内容行事。本文所有提供的内容均不应被视为正式的审计、会计或法律建议。
©2025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及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均是与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组织中的成员。毕马威国际及其关联实体不提供任何客户服务。各成员所均为各自独立的法律主体,其对自身描述亦是如此。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香港合伙制事务所。版权所有,不得转载。毕马威的名称和标识均属于毕马威国际的商标或注册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