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驻爱沙尼亚大使馆正式宣布,首批M142“海马斯”高机动多管火箭系统,已于今年运抵这个波罗的海国家。交付仪式在爱沙尼亚的埃马里空军基地隆重举行,爱沙尼亚国防部长汉诺·佩夫库尔与美国驻塔林大使馆临时代办马特·沃尔共同出席。据悉,爱沙尼亚政府共订购了6套该型火箭系统,此举被视为两国103年外交关系中的重要防务合作里程碑,也标志着爱沙尼亚国防能力实现代际跃升。
回顾该项军售进程,早在2022年7月15日,美国国务院便批准了对爱沙尼亚的“海马斯”系统出口许可。同年12月3日,双方签署总值2亿美元的政府间采购协议,成为爱沙尼亚建国以来金额最高的武器采购项目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爱军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早在装备抵达前已完成,这意味着接收单位将很快形成初始作战能力,体现出高效的项目执行与战略协调能力。
根据已公开的军购清单,爱沙尼亚除引进6套“海马斯发射系统外”,还配套采购了多型弹药,包括M30A2、M31A2制导火箭弹、XM403及EM404增程火箭弹发射舱,每舱装填6枚火箭;协议中还涵盖18枚M57战术弹道导弹——即“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的出口型号,以及用于日常演练的M28A2低成本训练火箭。这一综合配置显著增强了爱沙尼亚陆军的远程精确打击与区域拒止能力。
爱沙尼亚加强远程火力的举措并非孤立行动,而是其国家整体防务战略的一部分。2021年12月,该国国防部通过《2031年国防发展计划》,明确提出组建远程火箭炮兵部队。几乎同一时期,爱沙尼亚与立陶宛、拉脱维亚两国国防部长签署合作意向书,旨在共同发展多管火箭系统能力,特别是在野战导弹协作方面深化整合。目前立陶宛已订购8套“海马斯”,拉脱维亚也采购6套,显示出波罗的海国家整体推进区域联合防空与反击能力的坚定决心。
除此之外,爱沙尼亚近年来多项装备更新计划同步推进。不久前,该国还接收了首批由法国KNDS公司生产的“凯撒”MK1型155毫米车载自行榴弹炮,该订单于2024年6月19日在欧洲防务展期间签订,共计12辆。而在2023年10月,爱沙尼亚又从土耳其引进224辆轮式装甲车辆,包括50辆“阿玛”6×6装甲运兵车及NMS 4×4装甲车,这些装备大幅提升了其陆军机动性和部队防护水平。
综上所述,爱沙尼亚通过系统性的武器装备采购与区域防务合作,正持续强化自身国防实力与战略威慑能力。“海马斯”火箭系统的到来,不仅增强其应对现代冲突的火力覆盖和远程精确打击能力,也与立陶宛、拉脱维亚形成区域火箭力量协同,进一步提升波罗的海整体安全架构。这一系列动向也反映出北欧与东欧地区国家在面对地缘不确定性时,积极谋求装备自主化、协作深度化与防御前沿化的明确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