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3时,骄阳似火,巴中市恩阳区何家坝的葡萄园里热浪翻涌。几名村民肩挑沉甸甸的扁担,两头满载刚采摘的“阳光玫瑰”葡萄,直奔合作社的冷链中心。门口,几位阿姨手脚麻利地对葡萄进行分拣、剪梗,现场一派忙碌而有序的丰收景象。
“往常一天采五千斤左右,今天都摘了八千斤了!”何家坝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沈磊望着堆满葡萄的篮筐,话音里带着掩不住的笑意。
这番红火场景,与五年前的窘境截然相反。彼时,合作社理事长沈吉志正深陷创业初期的困境:资金短缺如拦路虎,买苗、租地、建棚处处需钱。30亩的露天种植基地,产量常因病虫害和极端天气大幅波动,最严重时减产高达80%,发展举步维艰。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正遇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巴中市分行(简称“邮储银行巴中市分行”)“主动上门”,了解到他的困难后,邮储银行巴中市分行迅速为其提供了8万元的信贷支持。随着市场行情向好,在巴中地区对高品质葡萄需求增长的背景下,合作社建立了标准化种植基地。在完成技术转换后,收益大幅提升了。
时光荏苒,沈父的葡萄产业蒸蒸日上,儿子沈磊也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成为了新一代的“葡萄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沈磊看到了农业发展的新机遇,计划在恩阳区下八庙镇安居村和罐子沟扩大种植规模至300亩。“土地流转、标准化大棚、滴灌设备,哪样都要钱。”沈磊坦言,当时50万的资金需求远超初期规模。
邮储银行巴中市分行一直持续关注着沈家葡萄产业的发展。当得知沈磊的扩产计划后,银行工作人员主动对接,深入了解项目情况。基于该项目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且沈磊有父辈的种植经验作为支撑,邮储银行为其量身定制了“三段式”金融服务方案:育苗期提供8-10万元信用贷款作为启动资金;发展期根据经营规模和流水,匹配20-30万元额度支持生产扩张;成熟期则给予50万元额度,助力品牌打造与市场开拓。
这笔及时到位的资金,为沈磊的扩产计划注入了强大动力。他用这笔资金引进了优质葡萄品种,应用了滴灌、有机肥等科学种植技术,建成了规模化的葡萄基地,更推动合作社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体系。
“我们现在线下已经对接到重庆、南充、成都、达州等城市,线上去年6月开始运营,依托抖音等平台开始零售业务,销售额也很可观。”沈磊信心满满。如今,合作社已构建起“线下+线上”立体销售网络。合作社带动就业人数一百余人,乡亲收入金额从2009年的月工资800元涨到现在的月工资4000元左右,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民生改善。
“我们和农户一起共同成长,看客户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对于像沈家父子合作社这样的中小型企业,除了金融产品支持以外,邮储银行巴中市分行还通过邮银协同优势,将农产品上架邮政线上平台,发动员工朋友圈、抖音宣传,策划优惠活动引流;利用银行网点资源牵线本地商超,并支持举办“采摘节”提升品牌知名度。
沈家葡萄产业的蜕变,正是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从“给一笔钱”到“给一套成长方案”,通过“育苗期-发展期-成熟期”的三段式金融服务,让小农户逐步成长为产业带头人。今年1-8月,邮储银行巴中市分行投向农、林、牧、渔业共458户,13818.17万元。
未来,邮储银行巴中市分行将不止于提供贷款,更致力于与农户共同成长,构建现代化、可持续、有活力的乡村产业生态,让金融活水持续润泽广袤田野,构建一个更现代化、更可持续、更具活力的乡村未来。
下一篇:中国光大银行年金托管业务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