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河北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朝阳地镇实全合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螺丝椒、圆椒种植大棚里一派生机盎然,沉甸甸的辣椒点缀其间,农户们穿梭棚内,娴熟地完成采摘、分拣、装箱,热火朝天的丰收场景扑面而来。
“咱们合作社现有35个蔬菜大棚,是2011年建成的,今年不同品类蔬菜分区种植,效益很好。”合作社负责人、石泉河村党支部副书记陈秀芳介绍,其中6个棚种植圆椒、6个棚培育口感西红柿,单棚产量都在1.5万斤左右;其余大棚种植螺丝椒与芜湖椒,产品主要销往上海、福建等大城市。
该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紧扣“农业生产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思路,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起多元丰富的蔬菜产业链——今年全镇双茬裸地蔬菜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除菜花、甘蓝、白菜等常规品种外,还培育了螺丝椒、牛角椒等特色果蔬,形成“设施大棚+裸地种植”协同发展的格局。
为推动蔬菜产业持续壮大,该镇强化党建引领,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由党员带头领办蔬菜种植,带动农户从“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发展”,打破“零散种植、卖菜看天”的传统困境,让农户收益更稳定;做优全链条服务,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从种苗供应、技术指导到市场销售提供一站式支持,确保特色农产品“产得出、卖得好”。
近年来,围场因地制宜做优做强特色产业、绿色产业,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形成了特色明显、效益突出、市场潜力大的主导产业。“新农人”不仅让“会种田”蜕变为“慧种田”,还引入电商运营、农文旅融合等“新农技”,为农村添活力、助农民增收益。(王东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