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我:“韩大夫,您看了50多年癌症,有没有什么特别拿手的中药组合?”今天我就跟大家掏心窝子分享三味我的“抗癌黄金搭档”,配合起来,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有的负责补充粮草,有的负责攻坚克难,有的负责清扫战场,帮助了许多患者实现长期带瘤生存。
大家好,我是韩世明医生,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中医主任医师,教授。
出诊地点:北京和平中西结合医院(朝阳区和平里北街5号 柳芳地铁站A西口步行370米)
出诊时间:每周日上午
擅长各种白血病,胰腺癌,肺癌,肝癌,脑胶质瘤,乳腺癌,甲状腺癌,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肾癌,膀胱癌,妇科恶性肿瘤,各种转移癌,癌性胸腹水等。从医50多年,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了方便大家,减少遗漏消息问题,大家可以按照下方图片的方法进行免费咨询,我看到就会解答。
第一味:山豆根
山豆根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能“解诸药毒,止疼痛”,我把它比作“抗癌先头部队”。它能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擅长清除体内的“热毒邪气”。特别是对于头颈部肿瘤或者伴有咽喉不适的患者,山豆根能率先打开通路,为后续药物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第二味:姜黄
姜黄在《新修本草》中记载“主心腹结积,下气破血”,我习惯叫它“肿瘤狙击手”。它能破血行气、通经止痛,尤其擅长对付那些深层的、顽固的肿瘤病灶。现代研究发现,姜黄素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能够多靶点抑制癌细胞生长。
第三味:女贞子
女贞子在《本草备要》中记载能“益肝肾,安五脏,强腰膝”,我称它为“免疫增强剂”。它能滋补肝肾、明目乌发,全面提升人体的基础免疫力。特别适合放化疗后肝肾阴虚的患者,帮助身体快速恢复元气。
这三味药组成的“抗癌先锋队”分工明确,山豆根率先清热解毒,为后续治疗扫清障碍;姜黄深入病灶,精准打击癌细胞;女贞子巩固根本,提高身体自愈能力。三者环环相扣,形成完整的抗癌防线。
中医肿瘤专家韩世明教授
真实病例:
王先生,58岁,肺癌术后十个月。已完成规范化化疗,但持续干咳少痰、气短乏力,午后低热,夜间盗汗严重,体重下降明显。复查CT未见明确复发征象,但免疫功能检测显示CD4+细胞偏低,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中医辨证:来诊时形体消瘦,颧部潮红,声音低弱,舌红少苔,脉细数。属"肺积""虚劳"范畴,证属气阴两虚、瘀毒内结。手术金刃损伤肺络,化疗药物耗伤气阴,导致肺肾阴虚,虚火内扰,余毒未清。
中医开方:以山豆根、姜黄、女贞子为核心,配以北沙参润肺生津,黄芪益气固表,浙贝母化痰散结,甘草调和诸药。
方解: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清解肺经余毒;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消散肺部微结;女贞子,滋补肝肾、培补先天,提升免疫功能;北沙参,养阴清肺、生津润燥,改善干咳症状;黄芪,补气固表、益卫御邪,增强防御能力;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痈,清除病理产物;甘草,调和诸药、润肺和中,保护脾胃功能。
(重要提示:此方为个人辨证用药,中医讲究因人制宜,请勿自行套用!)
中医肿瘤专家韩世明教授
治疗结果:服药两周后,王先生干咳明显缓解,气短改善,盗汗减轻。继续调治两月余,体重逐渐回升,午后低热消失。三月后复查免疫功能指标基本恢复正常,CT检查稳定。目前患者坚持中药巩固治疗,可从事轻度日常活动,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中医抗癌就像下一盘大棋,既要着眼当前,又要布局长远。这三味药的巧妙配合,正是在“扶正祛邪”这个根本原则上的具体体现。希望大家记住,抗癌不仅要消灭敌人,更要壮大自己。只要我们把身体这个“大本营”建设好,就有足够的实力与癌细胞打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