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我们现金充足就用不上银行的深度服务,没想到建行的方案不仅帮我们盘活了供应链,还让上下游都吃下了‘定心丸’!”近日,汕头市某机械制造企业负责人对中国建设银行汕头潮南支行的廖经理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是一场从“零贷款合作”到“全链条赋能”的转变,是金融服务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的生动实践。
“不贷款”背后的潜在需求
这家企业是专注于针织机械及配件研发制造的高新科技企业,现金流充沛,是建行潮南支行的重点维护客户。然而,在过往的合作中,该企业始终对贷款业务“敬而远之”。“贷款要还利息,我们现金够周转,没必要多花这个成本”是该企业负责人常挂在嘴边的话。
然而,建行潮南支行的廖经理在走访中发现,尽管该企业自身“不差钱”,但其供应链却存在痛点:该企业与多家科技公司有着紧密的业务往来,上游供应商催款急,而下游企业的设备款回收周期长,这无形中影响了整个链条的资金运行效率。
“如果能够为他们的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不仅可以增强该企业的产业链稳定性,还能为整个产业链创造更大的价值。”廖经理敏锐地捕捉到了企业的潜在需求,这正是为该实业公司提供增值服务、助力企业发展的绝佳契机。
精准破局,激活产业链“微循环”
明确方向后,由廖经理带队“张富清金融服务队”主动出击。团队多次上门与该实业公司及其下游企业沟通对接,最终达成供应链金融贷款合作。
“原本我们要等三个月才能凑齐设备款,现在有了建行的供应链贷款,当月就完成了采购,生产效率提上来了,付款压力也减小了。”下游科技公司的负责人说道。
这一模式下,核心企业既无需直接承担贷款成本,又缩短自身的应收账款账期;而下游科技公司则获得了低成本的资金支持,迅速扩大了设备采购规模,实现了产能提升。企业供应链从“被动等待”变为“主动联动”。
在解决下游资金问题的同时,团队还针对该企业上游供应商的付款需求,推出了极具竞争力的银行承兑汇票服务——与同业普遍要求100%保证金不同,建行结合企业综合授信,让该实业公司仅需缴纳30%保证金,就能撬动全额支付能力,将原本的“即时付现”转化为“远期兑付”,进一步优化了现金流结构。“以前催款要跑断腿,现在拿着建行的承兑汇票,心里踏实,资金周转也更灵活了!”一位供应商的财务人员感慨道。汇票安全性远高于企业白条,客户消除了回款顾虑,还能通过贴现提前获取资金。
银企同心,从单一服务到生态共建
从最初的“现金管理”到如今的“供应链金融 银行承兑汇票”全方位服务,建行潮南支行用精准的需求捕捉和定制化的方案设计,赢得了该公司的充分信任。如今,该公司的资金周转效率大大提升,上下游供应链更加稳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而潮南支行则通过深度绑定核心企业,实现了对供应链上下游客户的批量拓展,构建了“以点带面”的服务生态。
“不是企业不需要金融服务,而是我们要找到最贴合企业需求的方式。”廖经理道出了服务的关键。建行汕头潮南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为更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南方+记者 谢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