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源张军政:打造生物医药技术矩阵
创始人
2025-09-28 10:57:03
0

在研发周期漫长、技术壁垒高筑的生物医药赛道,如何通过系统性布局突破发展瓶颈、抢占产业新机遇?新开源给出了层层递进的清晰答案。

◎记者 王墨璞嘉

在研发周期漫长、技术壁垒高筑的生物医药赛道,如何通过系统性布局突破发展瓶颈、抢占产业新机遇?

新开源给出了层层递进的清晰答案:以“协同+前瞻”的股权投资逻辑构建生物医药技术矩阵,以稳健转型构筑“精细化工+精准医疗”双主业根基,以松江基地深度嵌入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生态。

“新开源希望通过系统性布局,源源不断为公司发展提供‘弹药’。”新开源董事长张军政日前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从早年以药用辅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业务为核心,到跨界精准医疗领域形成双主业格局,再到如今围绕CAR-T细胞治疗等前沿方向持续深耕,新开源秉持包容开放的理念,构筑起投资拓局、主业筑基、基地承载的稳固发展格局。

精准投资 构筑技术矩阵

“生物医药领域研发周期长、技术壁垒高,精准的股权投资是抢占技术制高点的‘加速器’。”张军政表示。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新开源已先后投资华道生物、良远生物、杭州纽安津等业内优质企业,构建起生物医药技术矩阵。

“新开源投资决策的核心逻辑是实现产业链协同。”张军政介绍,公司筛选的投资标的与现有业务互补性强。例如,杭州纽安津的肿瘤疫苗技术,强化了公司的个体化治疗能力,有助于形成诊断及治疗的闭环;良远生物的创新药研发业务,则能与公司肿瘤筛查业务协同。

技术前瞻性,是新开源投资决策的另一关键标尺。在张军政看来,生物医药领域的竞争本质是技术迭代的竞争,因此投资必须瞄准前沿方向。此前公司布局良远生物高亲和层级组装技术、杭州纽安津新生抗原全产业链平台,正是基于这一理念。

“生物医药产品的研发风险较高,投资需要平衡好风险与收益。”张军政表示。为了控制投资风险,新开源采取“组合多元化+分阶段动态增资”的投资策略。其中,“组合多元化”指通过覆盖CAR-T细胞治疗、溶瘤病毒等不同技术路径,分散单一领域的研发风险;分阶段动态增资则指保留公司跟投权,根据产品研发情况动态跟投。9月19日,新开源及其子公司武汉呵尔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拟以5000万元增持华道生物,就是其跟投策略的最新实践。

在策略化的投资布局下,新开源的投资回报预期正逐步显现。在其投资的药企中,已有十余款管线进入临床阶段,其中:永泰生物的扩增活化淋巴细胞药物EAL已提交新药上市申请,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显示EAL的专业评审工作已完成;华道生物的淋巴瘤CAR-T疗法已完成临床二期全部患者入组,有望2026年申报上市;广州威溶特、良远生物等企业的管线也预计在3年至5年内获批。

“未来几年将是新开源投资回报的集中释放期。”张军政透露。

转型破局 打造双主业格局

新开源密集且精准投资的背后,是“精细化工+精准医疗”双主业格局的坚实支撑。

回溯发展历程,新开源以PVP为核心的精细化工起步,通过向体外诊断领域跨界、向CAR-T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延伸的持续转型,逐步构建起双主业并行的格局。

“近年来,新开源持续转型的核心动因是突破发展瓶颈。”张军政坦言,公司的PVP等药用辅料领域虽能保持15%至20%的年均增长,但想要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与抗风险能力,多业务齐头并进即为必然选择。

对此,新开源瞄准健康医疗服务产业的历史发展机遇,以“设备端”“试剂端”“服务端”三项技术为支点,搭建起“精准医疗”“妇女健康”两大特色医疗服务平台,并以此为基础持续深挖精准医疗业务的潜力。

新开源何以快速实现多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张军政总结出了“三步走”策略:首先,做足市场调研与战略规划,厘清行业趋势、竞争格局与潜在机会再入局;其次,推动公司核心能力的迁移与创新,把原有优势转化为新领域的“敲门砖”;最后,打造拳头产品,做好品牌定位,提升市场话语权。

在实施“三步走”策略的同时,面对持续变化的市场环境,新开源亦有破局方案。张军政表示,公司以“渠道+产品”的差异化策略破局,通过深耕三甲医院筑牢发展根基,并聚焦优势产品领域持续做深做透。“新开源不追求‘全面开花’,而是通过精准聚焦实现细分市场突破。”

搭建产业“创新转化枢纽”

“如果说投资是先导、双主业是基石,那么松江基地就是为两者提供关键支撑的实体承载平台。”2025年6月,新开源(松江)全球研发转化生产基地(简称“松江基地”)正式启用,张军政在现场说道。从松江基地定位解读到与华道生物合作签约,他忙碌的身影背后,是新开源深耕医疗健康产业的坚定信念。

“松江基地是新开源融入长三角生物医药生态的战略枢纽。”张军政谈及基地定位时表示。松江区将生物医药列为“6+X”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目标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松江基地正是新开源嵌入该生态的关键动作。

在张军政看来,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价值在于产业资源的高效聚合。“松江基地使得新开源可以更高效地对接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从原材料供应到技术转化再到市场拓展,都能获得集群内的协同支撑,比单打独斗效率提升数倍。”

创新资源的集聚效应,让松江基地成为技术转化的“放大器”。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平台,松江基地可以享受人才政策、产学研合作等多重利好,为新开源提供科研协同及国际化技术转化的核心通道。

“我们要的不是简单的厂房,而是能连接创新源头与产业应用的转化平台。”张军政强调,松江基地的核心功能是“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其将重点聚焦生物制药耗材与设备、高端医疗装备、精准诊断等细分领域,构建起“研发-转化-制造”全链条生态,并计划打造具备CAR-T细胞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以华道生物为例,新开源与华道生物已签署CAR-T细胞药物商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协议。“华道生物的CAR-T药物能借助松江基地的产业链资源,实现关键设备、核心耗材到生产工艺的全面自主可控。”张军政透露。

面向未来,新开源将以松江基地为枢纽,以“精细化工+精准医疗”双主业为支撑,通过投资孵化完善产业生态。“新开源的目标,不是做多元化的‘拼盘’,而是打造技术协同、资源共享的生物医药产业矩阵。”张军政的言语中,透露出对长期价值的笃定。

相关内容

每周股票复盘:广汽集团(6...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广汽集团(601238)报收于7....
2025-11-23 03:22:38
排坛悲剧!男排2米攻手车祸...
近日,排坛再次传出不幸消息,在球场上曾是英勇无畏的攻手,如今却必须...
2025-11-23 03:22:30
每周股票复盘:江苏银行(6...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江苏银行(600919)报收于10...
2025-11-23 03:22:29
每周股票复盘:招商银行(6...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招商银行(600036)报收于43...
2025-11-23 03:22:28
每周股票复盘:成都银行(6...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成都银行(601838)报收于16...
2025-11-23 03:22:27
每周股票复盘:中国银行(6...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中国银行(601988)报收于6....
2025-11-23 03:22:27
每周股票复盘:北京银行(6...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北京银行(601169)报收于5....
2025-11-23 03:22:27
每周股票复盘:交通银行(6...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交通银行(601328)报收于7....
2025-11-23 03:22:26
每周股票复盘:工商银行(6...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工商银行(601398)报收于8....
2025-11-23 03:22:25

热门资讯

排坛悲剧!男排2米攻手车祸致四... 近日,排坛再次传出不幸消息,在球场上曾是英勇无畏的攻手,如今却必须面对人生最艰难的考验,27岁的巴西...
每周股票复盘:工商银行(601...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工商银行(601398)报收于8.25元,较上周的8.25元上涨0....
每周股票复盘:南京银行(601...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南京银行(601009)报收于11.43元,较上周的11.51元下跌...
每周股票复盘:华夏银行(600...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华夏银行(600015)报收于6.99元,较上周的7.01元下跌0....
央视曝光“豪车碰瓷”特大骗保案... 今年以来,公安部会同金融监管总局开展打击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专项工作,对保险等领域违法犯罪进行重点...
海南控股与招商银行签署战略合作... 近日,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控股)与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银行)在深圳举行...
中信银行:成语新解之“保”藏祸... 成语新解之“保”藏祸心
养老金融新政,密集落地!多家银... 近日,广东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印发《广东省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该方案提出了广东省养老金...
云南福叶古茶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云南福叶古茶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普会松,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经营范...
青海欧宸建材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青海欧宸建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文梅,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经营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