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抽手环,一元中智能手表!”——短短一句广告,让市民王先生瞬间损失数万元;“客服来电称误开快捷支付,千元手续费即将扣划!”——刘女士差点因一条短信赔上全部存款;“手机卡被复制,信用卡秒变提款机!”——A先生一夜之间被盗刷上万元。近期,建行中山市分行梳理发现,依托快捷支付、二维码、短信链接的新型诈骗呈爆发态势,仅该行辖内8月就接报同类案件37起,涉案金额超210万元。对此,该行负责人提醒:智能手机的“秒付”功能已成不法分子重点攻击目标,市民务必绷紧安全弦,牢记“四步走”防护要诀。
案例复盘:三步操作,存款“秒”蒸发**
1. 二维码“钓鱼”
市民王先生在社交平台看到“1元抽智能手环”广告,扫码后页面跳转至“抽奖平台”,按提示输入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及交易密码。短短30秒,后台已生成伪冒订单,犯罪分子通过购物平台分12笔刷走6.8万元。建行中山市分行风险监控平台触发预警时,资金已被拆分到多张二级卡,无法紧急拦截。
2. 假客服“解绑”
市民刘女士接到自称“抖音客服”来电,对方准确报出其卡号后四位,称“误开快捷支付,需解绑否则扣年费998元”。刘女士点击短信链接,进入“建行安全中心”伪冒网页,输入手机号、登录密码及卡片有效期。好在最后一刻,她意识到验证码不能外泄,立即挂断电话并拨打建行中山市分行官方客服,才避免了损失。
3. 手机卡“克隆”
市民A先生陆续收到建行短信:信用卡快捷支付1200元、6500元、8900元……而他正在家中睡觉。公安机关侦查发现,犯罪分子利用“短信嗅探”设备截获银行动态码,再通过此前骗取的A先生身份证复印件,在异地补办手机卡,接收验证码后实施盗刷。由于资金通过“某通”第三方通道秒到境外商户,追回难度极大。
建行中山市分行负责人解析:骗子为何偏爱“快捷支付”?
“快捷支付=卡号+手机号+验证码,全程无需U盾、无需实体卡,正合不法分子‘高时效、低门槛’的需求。”该行负责人指出,当前黑产链条已高度分工:
①“料商”负责收购个人信息;
②“码商”制作钓鱼二维码、伪冒网页;
③“通道商”提供虚假商户号;
④“洗水者”快速拆分资金。
“整个流程最快90秒完成,传统风控很难跑赢。”
四步走,筑牢资金安全“防火墙”
为遏制案件高发势头,建行中山市分行向全体客户发出安全倡议:
第一步:信息“三不”
不在陌生链接填写卡号、有效期、CVV2;不向所谓“客服”透露短信验证码;不在社交平台晒身份证、银行卡照片。该行负责人强调,“验证码=密码,任何人索要都是诈骗。”
第二步:账户“三提醒”
务必开通“账户余额变动提醒”“快捷支付开通提醒”“夜间锁”三项免费功能。建行中山市分行数据显示,开通夜间锁的客户,23:00—次日6:00快捷支付成功率下降92%,盗刷率接近零。
第三步:支付“三确认”
确认收款方真实身份,扫描正规商户“聚合码”;确认支付金额与订单一致;确认手机、电脑安装最新版建行手机银行、官方杀毒软件。该行负责人提示,“凡要求“远程协助”“共享屏幕”的,都是骗子。”
第四步:事发“三动作”
一旦怀疑被骗,立即登录建行手机银行“一键锁卡”;拨打95533或到就近网点挂失;保留短信、链接、录音等证据,第一时间到公安机关报案。建行中山市分行已建立“警银联动绿色通道”,对涉案账户“先冻结、后补手续”,最大程度为资金拦截争取时间。
建行中山市分行再次提醒:
快捷支付虽方便,安全弦不能松。请广大市民牢记“信息三不、账户三提醒、支付三确认、事发三动作”,与银行、警方携手,让不法分子无缝可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