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一条引发广泛共鸣的帖子。
一位名叫 @haruurarahare的网友发文感叹:
“我小时候,漫画只要400日元,现在快800日了
我也想多给孩子一点零花钱,可是家长的工资根本没涨。
小说、绘本、图鉴都一样——
根本不是‘不爱读书’,是没钱买书。
Netflix一个月1000日元,漫画一本800日元,对不起,我只能选前者。”
短短几句话,却让日本网友炸开了锅。
一、从“漫画少年”到“电子难民”:阅读成本的现实
过去几十年,日本漫画价格几乎翻了一倍。虽然相比食品、房租等涨幅仍算温和,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种变化依然让人有点“心疼”。
有网友回忆道:
“小时候漫画500日元就能买,现在一册要700~800日元,真的是买一本少一本。”
另一位网友则算了一笔账:“一个孩子一个月想追三四本连载,差不多要3000日元。可现在一个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没涨多少,怎么可能像以前那样随便买?”
更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总结:“不是‘本离れ(不爱看书)’,而是金离れ(没钱看书)。”
二、当漫画和流媒体放在同一个天平上
讨论很快转向了一个更扎心的问题——“为什么大家都觉得漫画贵?”
有网友指出:“因为其他娱乐太便宜了。”
Netflix、AmazonPrime、Disney+ 等视频订阅服务,一个月不到1000日元,就能看无数电影、动画、纪录片。
相比之下,一本漫画800日元,看完也许只要十分钟。于是才会有网友吐槽:“花800日元买一本二十分钟看完的漫画,确实不如开个月卡。”
另一些人则补充说:
“动画、电影可以‘边吃饭边看’,漫画得专门花时间读。
在这个连YouTube都要1.5倍速播放的时代,漫画确实‘不划算’。”
甚至有人调侃:“漫画不是娱乐,是奢侈品。”
三、“性价比”之争:读书真的要讲“划算”吗?
在这场争论中,有网友试图为漫画“辩护”:“看漫画的‘性能表现’(Performance)应该是‘故事的满足感’,而不是页数。”
马上有人回怼:
“那是‘TimePerformance’(时间效率)吧?几分钟看完一本800日元的书,怎么算都不值。”
于是话题奇妙地从“书价”演变成了“CP值 vs TP值(性价比 vs 时间性价比)”的哲学讨论。
也有人举例说:“小说1000日元能看十小时,漫画800日元十分钟看完。要算时间成本,小说是娱乐界性价比之王。”
原帖作者也补充说,漫画价格变贵后,它不再是生活必需品,而成了“可替代品”。
四、漫画家的困境:不涨价活不下去,涨价又没人买
事实上,日本出版界也不是故意“割韭菜”。印刷费、纸张费、物流费、人工费全线飙升,出版社要维持利润,只能调高单价。
而年轻读者的购买力却在下降——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有人评论说:
“现在的漫画本身已经变成一种‘收藏品’,不是日常消耗品。”
“谁还在追完结?买实体漫画的,大多是为了支持作者或当摆设。”
更有人指出:“一本漫画800日元,但往往只是连载的一小段,还没完结。要追完整套下来,上万日元跑不了。”
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开始流向电子书、免费漫画App,甚至……盗版网站。
米米小结
看完这一串讨论,我其实挺唏嘘的。日本人抱怨“漫画太贵”,折射出整个时代消费观的转变。
如今,仅仅是为了“阅读漫画的内容”,很多人已经觉得性价比太低了。
一册800日元的漫画,带来的快乐远不如一整个流媒体月卡。
于是,漫画不再是“日常娱乐”,而成了一种带有“支持”和“收藏”意味的消费行为——买一本,是在支持作者;买整套,是在收藏青春。
也许,这才是当代“漫画读者”的现实:不是不爱漫画,而是只能用更理性的方式去爱。
上一篇:为什么说黄油蟹是蟹中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