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刷考古新闻,一眼就被新疆哈密出土的那些古钱币勾住了 ——19 座唐宋墓里,居然有尸骨口含着波斯银币,手里还攥着开元通宝。你说这事儿怪不怪?几千公里外的外国钱币,怎么就成了咱古人下葬的 “宝物”?
说实话,这可不是个例。甘肃张掖、武威那些地方,早年间就挖出过不少波斯银币,算下来得有几十枚。我见过博物馆里的实物照片,巴掌大的圆片,边缘坑坑洼洼的不规整,正面是个戴王冠的国王半身像,外面绕着一圈连珠纹,背面是个祭台,两边各站个祭司,还有五角星和弯月的图案。摸上去肯定糙得很,可就是这不起眼的玩意儿,在当年比金子还管用。
记得有回在洛阳博物院看展,讲解员说 1955 年北邙山唐墓里也出过俩这银币。洛阳那地方可不一般,当年是东都,丝路起点就在这儿,大运河还打这儿过。想想看,驼队从长安过来,到洛阳歇脚,波斯商人说不定就在市集上用这银币买丝绸,那场景得多热闹?
最有意思的是新疆哈密那批发现,死者嘴里含着波斯银币,手里攥着咱的开元通宝。这习俗到底是咋来的?一开始我以为是单纯的财富象征,后来查资料才发现,汉唐时候丝路沿线特流行这规矩。你想啊,商人走沙漠怕出事,随身带些硬通货,连下葬都得带着,大概是想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做买卖吧?
甘肃出土的那些更夸张,不光有波斯银币,还有希腊文钱币、拜占庭金币,一堆 “外国钱” 混在汉五铢里。史书记载武威当年 “车辙马迹,辐凑交汇,日有千数”,以前总觉得是文人夸张,看到这些钱币才真信了。说不定某枚银币就换过河西的葡萄、中原的茶叶,转手又被带到了波斯。
这些银币里,库思老二世时期的最多,据说全国挖出快六百枚了。国王头像随着朝代换,可这银币的流通劲儿一直没断。波斯本来就是丝路中间站,咱的丝绸经他们转卖到欧洲,他们的银币又顺着驼队流进来,比现在的国际货币还通用。
真的,每次看这些老物件都忍不住感慨。一枚银币从波斯出发,翻过帕米尔高原,穿过沙漠戈壁,可能被商人揣在怀里走了大半年,也可能在市集上转了几十手,最后埋进地下千年。比起史书上 “外贸鼎盛” 四个字,这枚沾着沙砾的银币,才真的藏着丝路的活气儿。
前阵子看有人说这些银币是 “外来遗物”,我倒觉得不对。你看北凉石塔上,佛教造像都能和八卦凑一块儿,这银币不也一样?早成了咱丝路文化的一部分。那些刻在银币上的外国国王像,说不定当年长安街头的小孩都见过呢。
上一篇:Fifth Third将收购Comerica,成为今年美国银行业最大并购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