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央行各项工具净投放9268亿元
创始人
2025-10-14 03:30:29
0

每经记者|张寿林 每经编辑|陈旭

10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民银行或央行)公布的9月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显示,当月各项工具实现流动性净投放9268亿元,较上月大幅增加。

日前,浙商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廖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四季度货币政策可能出现进一步宽松动作,包括降准、降息等工具组合。此外,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是未来撬动投资的重要路径。

视觉中国图

廖博进一步指出,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基调,能够与财政、产业、就业、社保等政策形成政策合力,预计流动性宽松格局大概率不会变化。

四季度流动性有望延续宽松

上周披露的央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显示,9月,常备借贷便利(SLF)净投放19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净投放3000亿元,抵押补充贷款(PSL)净回笼883亿元,短期逆回购净投放3902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3000亿元,没有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

廖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MLF和买断式逆回购与国债买卖有一定的替代效应,这会降低央行通过国债投放流动性的必要性。央行阶段性暂停国债买卖操作后,通过加量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补充中长期资金缺口。

整体来看,当前市场流动性依然较为充裕,资金利率基本围绕政策利率稳定运行,货币政策工具箱内容丰富,降准等数量型工具以及降息等价格型工具仍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同时,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原则是不搞大水漫灌和货币超发,更多关注经济增长和物价合理回升。

廖博判断,当前宏观经济处于修复阶段,四季度货币政策可能出现进一步宽松动作,包括降准、降息等工具组合;另一方面,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是未来撬动投资的重要路径,其落地进度及实际效果是政策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预计四季度末央行仍有50BP(基点)降准及10BP降息的空间。

廖博进一步表示,当前,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端过度竞争的结构性矛盾依旧存在,如果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基调,将能够与财政、产业、就业、社保等政策形成政策合力,预计流动性宽松格局大概率不会变化。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与PSL协同运作

9月19日,人民银行将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操作由单一价位中标调整为多重价位中标。

此次调整进一步强化了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属性,而14天期逆回购操作的定位将更聚焦于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

廖博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已基本建立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此前,我国的利率走廊中枢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上限为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下限为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利率走廊宽度达235BP。在隔夜期限的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窄幅波动的格局形成后,DR001在将来或可替代DR007成为新的价格型中介目标。

月度流动性投放结果显示,9月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为0。

对此,廖博认为,央行买卖国债核心指向调节流动性,可作为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

廖博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央行国债买卖和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货币当局实施的量化宽松(QE)有本质区别。量化宽松通常发生在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用尽的情况下,比如政策利率接近0时,货币当局被动大规模单向买入国债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廖博进一步指出,我国央行国债买卖主要是作为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一个补充,公开市场操作本身是数量型工具,定位于调节基础货币总量,并不代表货币政策松紧方向。

近日,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取得新进展。

廖博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更多表现为准财政工具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在实施过程中有望与央行抵押补充贷款(PSL)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协同运作,从而降低项目融资成本,更好地发挥金融杠杆效应。

在投向上,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有助于推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完善文旅、教育、养老等消费领域基础设施,促进服务消费扩容提质,推动内需潜力进一步释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日前,三家政策性银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公司(SPV)完成注册,作为投放主体入股项目公司。

对此,廖博分析称,按照“抓紧投放”的政策部署,预计后续项目将集中落地。基于历史经验,预计能形成2~3倍杠杆,对应新增投资规模约1万亿~1.7万亿元,预计将在四季度集中释放,对于提振四季度总需求与稳定信贷增速将发挥积极作用,也为2026年实现经济开门红保驾护航。

廖博进一步表示,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核心优势在于发挥资金杠杆效应,财政资金能够引导远大于自身规模的社会资金跟进,从而提升整体投资增速。

需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冲外部环境不确定性

观察后续流动性宽松程度,廖博建议,首先要看政策利率是否发生变化,主要是央行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是否变化,而不应过度关注公开市场操作数量。

廖博分析称,公开市场操作数量会根据财政、现金等多种临时性因素以及市场需求情况灵活调整,其变化并不完全反映市场利率走势,也不代表央行政策利率变化。

廖博进一步举例称,例如10月是比较典型的财政收入大月、支出小月,而且政府债券还会较大规模发行,财政因素对资金面有一定的潜在收紧影响。

此外,10月份银行同业存单到期量,仅相当于9月份的一半左右。

廖博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在观察市场利率时,应重点看市场主要利率指标(DR007)的加权平均利率水平,以及DR007在一段时期的平均值,而不是个别机构的成交利率或受短期因素扰动的时点值。

廖博还强调,虽然央行再度提及防资金空转,但重点在于在金融稳定与实体经济发展间寻求平衡,而非货币政策收紧。预计去杠杆相对较温和,或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信号工具等渐进式手段引导金融机构主动降杠杆。

廖博进一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外部冲击仍存在不确定性,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端过度竞争的结构性矛盾依旧存在,因此需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冲经济下行的压力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

廖博同时提示,物价回升不会一蹴而就,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各个部门协同发力。考虑到年内大规模内需刺激概率较低,10年期国债利率预计将在震荡过程中下行至1.6%附近。

翻译

搜索

复制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

相关内容

原创 ...
俄石油贸易商给印度买家下了死命令,必须用人民币支付俄油交易,否则免...
2025-10-14 11:49:22
2025年上半年我国网络支...
中商情报网讯:截至2025年6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10.22...
2025-10-14 11:49:20
甲骨文CEO:OpenAI...
甲骨文新任联席CEO Clay Magouyrk对OpenAI的支...
2025-10-14 11:49:19
支付便利化助力跨境畅游
银联国际与葡萄牙国家航空公司日前在西班牙马德里签署全面受理合作协议...
2025-10-14 11:49:19
东亚银行(00023.HK...
证券之星消息,10月13日南向资金减持1.54万股东亚银行(000...
2025-10-14 11:49:17
浦发银行(600000)1...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0月13日收盘,浦发银行(60000...
2025-10-14 11:49:15
工商银行(ADR)(IDC...
截至2025年10月13日(美国东部时间)收盘,工商银行(ADR)...
2025-10-14 11:49:14
ETF规模速报 | 银行E...
昨日市场震荡回升,三大指数低开高走。板块方面,稀土永磁、有色金属、...
2025-10-14 11:49:13
上海银行(601229)1...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0月13日收盘,上海银行(60122...
2025-10-14 11:49:10

热门资讯

ETF资金榜 | 银行ETF南... 2025年10月13日,银行ETF南方(512700.SH)收涨0.70%,成交2.83亿元。净流入...
【机构调研记录】鹏华基金调研兰...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10月13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鹏华基金近期对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
贵金属有风险!多家银行发布提示 【深圳商报讯】(首席记者 谢惠茜)纽约黄金期价近期数次刷新历史纪录,在突破4000美元历史高位之后,...
日本9月货币供应M3同比增长1... 每经AI快讯,10月14日,日本9月货币供应M3同比增长1%,前值0.80%。
美联储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 每经AI快讯,10月14日,据CME“美联储观察”显示,美联储10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1.1%,降...
米其林调整2025年业绩展望。... 米其林调整2025年业绩展望。预计2025年调整后自由现金流(FCF)为15亿-18亿欧元,公司原本...
保险业现首例债券违约 金融债刚... 近日,天安财险发布关于资本补充债无法兑付的公告,成为保险业首例债券违约,事件引发市场对同类金融机构债...
溧水区佳香味食品店(个体工商户...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溧水区佳香味食品店(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吴丽,注册资本8万人民币,...
张家港迅承电气厂(个人独资)成...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张家港迅承电气厂(个人独资)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吴斌,注册资本2万人民币,经营...
1万亿订单再加3500-500... 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全球,而身处风暴中心的OpenAI,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用一系列巨额采购订单震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