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
NO.1提升跨境支付效率,央行与澳门金融管理局签署备忘录
10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澳门金融管理局签署《中国人民银行与澳门金融管理局关于开展内地—澳门跨境支付互联互通的谅解备忘录》。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双方将深化跨境支付互联互通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跨境支付效率和服务水平,更好促进两地经贸活动与人员往来。
点评:央行与澳门金融管理局签署的谅解备忘录,是强化内地与澳门之间金融合作的重要举措。此举不仅有助于提升两地的支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还将促进更多企业与个人参与到两地的商业交流中。
NO.2央行开展1378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10月13日,央行公开市场开展1378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Wind数据显示,当日无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1378亿元。
点评:央行进行1378亿元的逆回购操作是一种典型的短期流动性管理措施,此次操作保持利率在1.40%不变,显示出维持市场流动性平衡的政策意图。
NO.3 天津首创“持有+购买”双轨并行模式,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加速扩围
据经济参考报,继北京、上海、广州、厦门之后,我国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再次扩容。日前,天津《关于开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的通知》正式发布。记者发现,与前几地试点相同,天津聚焦养老保障、资产盘活等关键场景,并创造性提出以“金创区+自贸试验区”双区联动为支撑,推出“持有+购买”双轨并行等多项创新制度设计。对此,业内专家表示,未来信托财产管理和转让中可能出现的权属争议将得到有效化解,我国近30万亿元的信托资产有望进一步盘活。
点评:天津推出的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尤其是“持有+购买”双轨并行模式,推动了不动产信托市场的发展,具有开创性意义。此举在拓展信托财产管理模式的同时,也为信托资产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或能加速我国信托资产的盘活与优化配置。
NO.4 银行理财大举配置科创债ETF
据上证报,随着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集体上市,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理财资金正成为这一创新债券品类的主力配置力量。最新数据显示,多家银行系理财机构已大举入场,通过科创债券ETF实现收益与流动性的平衡。业内人士表示,流动性管理需求、分散风险诉求及政策导向共同驱动理财公司加码布局,推动科创债ETF从“创新起步”迈向“规模扩容”。与此同时,机构也提醒,科创债ETF虽具配置价值,但仍需警惕成分券波动与信用风险。
点评:银行理财对科创债ETF的积极配置,标志着金融机构在创新债券投资领域的积极探索。这一行为显示出市场对科创债的信心和对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大力支持。科创债ETF凭借其流动性和收益平衡的优势,吸引了理财资金的重点布局,促进其从“创新起步”向“规模扩容”发展。
NO.5 多地中小银行陆续上线智能外呼系统
10月13日,顺德农商行上线智能外呼服务,此前惠州农商行、德庆农商行、始兴农商行等多家银行也公告启用同类功能。多家银行表示,智能外呼服务主要用于催收催缴、风险控制、营销推介等方面。
点评:从公开信息来看,近年来AI(人工智能)应用有往中小银行普及趋势。有业内人士指出,AI技术的普惠化正在成为当前银行业智能应用快速普及的推动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