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讯 作为深耕“三农”、服务县域的金融主力军,清徐农商银行以“人才强行”战略为引领,通过“制度赋能、培训提质、文化聚力、科技增效”四维体系,构建全链条人才管理生态。目前,该行中级职称以上员工、客户经理队伍、实干榜样标兵等优秀人才占比均实现同步提升,客户满意度90%以上,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制度赋能,构建“选育用留”闭环机制。该行通过构建“后备人才库”动态管理机制,将员工细分为业绩型、管理型、效能型、技能型四类,形成70余名在库员工动态管理体系,从中选拔出部门副职、支行副行长40余人。客户经理小阴因定制优惠信贷方案,助力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扩产,并提升客户转介绍率,最终晋升支行副行长。同时,该行通过“月基本素质考核+季度绩效考核+年度综合考核”三维评价体系,将业绩、能力与薪酬晋升直接挂钩。如城关支行客户经理小庞凭借“公职连连贷”产品,实现3小时完成20万元贷款审批;综合柜员小刘因信用卡营销业绩突出获得丰厚奖金。全行已有224名员工考取上岗资格证、101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形成“能者上、平者让”的良性竞争氛围。潇河园区支行行长王晓龙考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A证)》,成为全省首位“双证”支行行长。
培训提质,“训战结合”锻造实战能力。该行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在线学习平台开设课程,内容涵盖信贷风控、服务礼仪、柜面运营等方面,实现线上培训内容丰富、点多面广;线下则通过岗位实操、经验分享等模式,以岗位练兵驱动业务能力提升。在此基础上,该行开展大堂经理、客户经理、综合柜员等级认证专项考核,覆盖员工90%以上。在6月举行的“操作技能竞赛”中,马峪支行综合柜员表现最为出色,不仅在“字符录入”项目中荣获一等奖,还在“柜面实操”项目中斩获一等奖,用实力和汗水诠释了“技能是立身之本”的深刻内涵,成为全行员工学习的榜样。
文化聚力,公益实践彰显责任担当。该行将企业文化与队伍建设深度融合,在23个营业网点增设爱心窗口、无障碍通道及“关怀版”智慧机具,累计服务老年客户超10万人次。同时,还成立“红马甲”志愿服务队,并于2016年设立“太原市清徐县慈善会清徐农商银行慈善基金”,累计资助207名贫困学子圆梦校园。其中,受助学生小韩返乡创业成为“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在2021年乌马河洪灾中,积极帮助筹集善款,累计为受助群众筹集20余万元。此外,该行以“金融+”模式,持续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普及,除在营业网点定期举办金融知识微沙龙,面对面与客户交流,解答客户的金融疑问外,还走出厅堂,在客流密集的双湖水街、传统庙会搭建“流动”宣传点,让金融知识走到客户身边、走进千家万户。今年累计开展30余次金融知识宣传,受众超2万人。
科技增效,数字转型驱动效能提升。该行基于大数据与AI的智能生态平台,通过“晋享e付”平台整合商户交易数据,运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动态客户画像库,实现精准营销与风险控制。例如,针对清源水城、双湖水街等商圈的定制化金融服务,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晋享e贷线上平台,实现“商户—银行—客户”三方生态联动,支持3小时极速放款,平均放贷时间缩短1个小时。此外,该行自主研发的业务支持平台,拥有后台管理、风险预警、客户画像等功能,为全行数字转型、风险防控提供了“新抓手”。特别是通过与常态化客户回访、名单管理机制的联动,越来越多的科技系统在客户识别、风险预警、跟踪监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确保业务流程合法合规、风险管理及时到位。(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