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一列满载电子产品的中欧班列鸣笛启程,经阿拉山口口岸顺利驶出国门,向着德国杜伊斯堡进发。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十四五”期间,是中欧(中亚)班列通行线路与日俱增的5年,是通关效率以分秒提升的5年,是贸易值翻倍的5年,更是推动阿拉山口口岸从“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的5年。
阿拉山口站准轨场内出境的中欧班列正在编组。
“90条线路,这是‘十四五’期间,经阿拉山口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新增线路总数。截至今年9月,经阿拉山口口岸通行班列已突破5万列,线路达127条,辐射亚欧大陆21个国家和地区。”阿拉山口海关综合业务一科科长付茜姿说。
今年,在提升铁路通关效能方面,乌鲁木齐海关创新推行“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通过流程再造、数据互通与科技赋能,阿拉山口铁路口岸整体通行时间压缩18.4%,有力保障国际物流链条畅通。

阿拉山口海关关员对即将出区的商品进行查验。
哈萨克斯坦货运司机达吾列提·卡门诺夫对阿拉山口公路口岸通关速度的变化感受颇深。“2023年以前排队要等半天,现在20分钟就能通关。”他说。
这种“无感通关”的体验,得益于阿拉山口海关在“十四五”中期运行的“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改革。将科技赋能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抓手,依托智慧监管平台等智能设备,把海关监管工作顺势嵌入口岸跨境物流全链条,确保“管得住”与“通得快”有机统一。

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境车辆。
数据显示,“十四五”末期,阿拉山口公路口岸日均通车近400辆,较“十三五”末期实现翻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正是最佳“试验田”。走进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分拣中心,来自欧洲的商品在流水线上飞速流转;粮油加工企业车间里,进口油料经过精深加工,价值倍增。
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分拣中心,一辆辆满载货物的集卡车在各企业仓库装卸货物。
“我们支持企业用好综保区各项政策,对区内企业做好跟踪研判,创新‘保税+’业态,实行全年预约通关,做到‘即报即审、即查即放’,积极为企业减负增效。”阿拉山口海关综合业务二科副科长帕孜丽亚·阿不都热合曼说。
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年内进出口贸易值从“十三五”末的66.8亿元,猛增至今年前9月的242.7亿元,年均增速持续保持在50%以上。
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
贸易数据飙升的背后,是口岸运输能力的坚实支撑。“十四五”期间,阿拉山口站围绕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大力实施口岸及后方通道扩能改造,持续提升中欧(中亚)班列西通道能力。
近5年来,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年均通行班列数量保持在6000列以上。2024年,通行中欧(中亚)班列达7684列,较2020年增长52.9%。
停靠的中欧班列。
硬件提升方面,自2024年兰新铁路精河至阿拉山口增建二线全线开通以来,接发车时间平均压缩30分钟,阿拉山口站准轨接运能力提升15%,宽轨接运能力提高30%;车站新建1座集装箱换装大库,延长了换装线,换装能力进一步提升。
生产组织方面,围绕畅通口岸运输组织,阿拉山口站实施精准调度指挥,统筹运用行车、货运、装卸等资源,优化到发线运用,合理预排调车机作业、列车解编、车辆取送对位,加快车辆周转和配空车使用,提高交接车计划编制质量和兑现率,确保“优先换装、优先编组、优先发运”。
阿拉山口站集装箱换装库内,中欧班列有序换装。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阿拉山口站技术科助理工程师王凯说:“阿拉山口站持续加强与地方政府和海关、边检等部门沟通协作,通过中哈铁路部门会晤机制,及时协商解决口岸运输制约问题,畅通口岸运输组织,促进口岸便利通关。”
文:齐丽格尔 通讯员潘嘉阳、郑鑫
图:博尔塔拉融媒体中心图库
博尔塔拉融媒体中心出品
监审:葛慧慧 编审:谢晓研 编辑:张梦茜 责编:张梦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