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种流感疫苗的必要性?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不仅可能导致高烧、咳嗽、全身酸痛,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危险并发症。抗生素不能预防或治疗流感,一些抗病毒药也只能部分缓解症状,接种流感疫苗已经是全球公认的预防流感及其严重并发症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二、接种了疫苗不感染的概率能有多大?如果已接种疫苗仍感染流感,疫苗对减轻重症风险的作用有多大?
不感染的概率其实就是我们说的疫苗保护效果或保护效力。流感疫苗的保护效果与受种者年龄、免疫功能和接种前抗体水平、疫苗株匹配情况等多种因素相关。一般人群的保护效力可达到50%-70%,虽然疫苗不能达到100%保护,通常也能减轻流感相关症状,降低流感发病、住院以及相关死亡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权威机构均认为,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为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
三、除老年人和学生外,还有哪些群体建议优先接种?哪些人群是流感季的重点接种对象?
国内外公共卫生机构以及指南普遍推荐所有6个月以上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接种流感疫苗,特别是一些高风险人群,除老年人和学生外,还包括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的人群;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的脆弱人群及员工;孕妇;学龄前儿童;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公共卫生和卫生检疫人员等。
四、流感疫苗能否与其他疫苗(如hpv疫苗、肺炎疫苗、带状疱疹疫苗)同时期接种?需要注意什么?
灭活流感疫苗与其他疫苗可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比如左右胳膊各一针。老年人可以考虑与肺炎疫苗同时接种。流感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应间隔至少1个月再接种其他减毒活疫苗。
五、哪些是流感疫苗接种的禁忌症?接种前后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流感疫苗的接种禁忌主要是明确对疫苗中所含成分过敏者或者既往在疫苗接种中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者。对于急性发热、急性感染,慢性疾病急性发作的病人,待病愈后再接种。一些疾病的重症患者如果不清楚是否可以接种,应请医生进行评估后再确定。
接种前配合医生做好健康询问,排除接种禁忌,确保符合接种要求。
接种流感疫苗后需在接种门诊留观30分钟,如果没有异常可以离开。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接种部位沾水或搔抓,防感染;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多饮水、保证睡眠。注意观察个人的身体状况,有轻微发热或接种部位红肿属正常,若持续高热或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
六、如何区分流感疫苗的常见反应与异常症状?出现什么情况需及时就医?
轻微的低热、乏力、局部红肿、疼痛都是正常的反应(是身体免疫系统被激活、正在建立保护的正常信号),通常轻微、短暂,一般1-2天内自行缓解,无需特殊治疗,也无需就医。如果出现持续高热或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
七、家庭成员接种疫苗对无法接种的婴幼儿是否具有保护作用?
年龄小于6月龄的婴儿无法接种疫苗,家里其他人员都打上流感疫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保姆阿姨都打,他们感染流感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这样一来,病毒就被挡在了家门之外,无法传播给最脆弱的宝宝,相当于为宝宝构建一个防护圈,或者说蚕茧一样把宝宝保护起来。
八、流感季, 在人员密集场所(学校、办公室)除了接种疫苗,还应采取哪些协同防护措施?
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手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完全遮挡口鼻,使用过的纸巾丢入有盖的垃圾桶、交谈、排队时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人员密集场所要加强通风换气,保证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高频接触表面定期清洁消毒,像门把手、扶手、电梯按钮、水龙头开关。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咽痛等)主动居家休息,不带病上学/上班。
转自:北京健康教育
来源:健康吉林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