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博弈这么久,半导体是“重灾区”,美西方科技起步比较早,在芯片等前沿科技领域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技术壁垒多,技术池宽又深。所以在过去这几年,只要中国企业在哪个领域、哪个环节有冒头的势头,美国就会重拳出击,势必要阻止。

其中,在芯片制造设备领域,荷兰光刻巨头ASML凭借技术壁垒构筑起近乎垄断的市场地位,尤其在EUV光刻机方面。但由于光刻机的零部件众多,技术难度大等原因,其供应链遍布全球,或多或少也使用了美国的技术和元器件,正因为这一点,ASML公司也沦为了美国打压中国芯的一枚“棋子”。

除了限制EUV光刻机对华供应外,在美不断升级出口管制规则后,ASML也逐步收紧了DUV光刻机的出口限制。但用外媒的话来说,ASML公司就是个“老狐狸”,一边遵循美出口管制新规,一边又钻空子,将一些所谓的“过时”光刻机出口给中国。

在这一番操作之下,ASML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营收不降反增,2023年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占比高达26%,相较于前一年,几乎翻了一倍!2024年呢?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更是直接飙升到了39%!
而就在不久前,ASML公司发布了2025Q3季度的财报,可以看到,但季度ASML公司的总营收达到了75亿欧元,而其中又42%的营收,都来自中国!看得出来,即使在美“卡脖”的影响之下,ASML公司在中国依然吃得饱穿得暖。

但如果你就简单的以为ASML公司是“好伙伴”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作为荷兰的科技巨头,ASML公司就是典型的欧洲企业的缩影,利益为先,和英伟达、美光等一样,就是“墙头草”,哪边的利益更高,就倾向于哪边!
在特朗普的不断施压之下,ASML公司最终还是妥协了!除了限制光刻机的出口外,甚至还要对中企已经购入的光刻机出手了,或不再提供设备维护、零部件更换等服务,也就是说,中企花了数十亿甚至百亿购入的光刻机设备,很可能会变成一堆“破铜烂铁”,这不是吃饭砸锅吗?

这一举动也引起了不少中企的不满,有消息称,已经有中企计划要“退货”了。具体地,根据协议规则,如果ASML公司无法提供10年以上的设备维护等服务,买方是可以要求对方回购这批设备的。如果真的如此,这样算起来,那可是好几百台的设备了,ASML能吃得消吗?

更何况ASML公司供应给中企的还是一些被西方“淘汰”的DUV设备,回购的话也不可能再有人接手,这对于ASML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可否认,ASML公司在EUV以及先进DUV光刻机领域,确实拥有巨大的技术垄断优势。但所谓垄断的背后,却是全球协作的供应链体系在支撑,这就决定了,ASML无法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无法实现绝对的独立自主。这样的企业,怎么能靠得住呢?

虽然中企在过去几年还在加紧采购ASML公司的设备,但这并不代表,中国芯对ASML很依赖。加速扩大产能的同时,中国科技企业也在加速技术自主进程,比如东方晶源,手握的专利总数就已经超过了600项。

说实话,像ASML公司这种左右逢源的外企并不少,一边公开配合出口管制换取西方信任,另一边呢?又在非受限领域持续扩大收益。但中国人也不傻,如果你只是想本本分分的赚钱,完全没问题。但如果想整幺蛾子,既要又要,吃饭还砸锅,那就对不起了,国产替代将是唯一中企的唯一选择。

这场中美博弈还将持续,自主研发成为了关键,谁能加速国产替代,谁敢于创新,谁更快突破,就能占据上风,期待中国科技企业能够扛大旗,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不再被西方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