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重磅宣布三箭齐发的货币政策调整方案:
第一,流动性释放加码
即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向金融体系注入约1万亿元长期资金,为实体经济输血。
第二,利率体系联动调整
政策利率同步调降10个基点,引导市场融资成本下行。更具普惠性的是,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迎来超预期降息——整体利率下调25个基点,其中首套住房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由2.85%直降25BP至2.6%,其他期限档次利率同步跟进优化。
此次政策工具箱的协同开启,形成“量价双优”调控格局。通过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的联动操作,既缓解银行间市场资金压力,又直接降低居民购房成本。市场分析指出,此番精准滴灌不仅强化了逆周期调节力度,更释放出“稳预期、促投资”的强烈信号,对激活信贷需求、提振市场信心具有里程碑意义。
#1
降准还降息,贷款黄金期!
此次政策的影响值得好好探讨一番。央行此次的操作力度不容小觑,主要在以下四个层面有所体现。
1. 降准0.5%
首先是降准 0.5% 这一举措。别以为 0.5% 的幅度微乎其微,它实则能释放出高达 1 万亿的长期资金。这一变化的最终结局是银行的资金储备愈发充裕,进而使得银行在放贷方面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甚至于,在银行资金变得宽裕之后,为了将这些资金顺利贷出,银行通常会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手续,同时在审批环节也会有所放宽。这般操作,不就等同于把贷款的大门开得更宽,使得贷款获批的机会也随之增多吗?
2. 降息0.1%
逆回购利率,从1.5%下调至1.4%,这一变化可能意味着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将会跟着下降。我们正等待着5月20号的LPR最新公告,届时房贷与信贷成本有望降低。
就以常见的个人住房贷款为例,假设贷款200万元,贷款期限30年,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在降息前,利率为3.6%,每月还款额约为9048元,总利息支出约为125.75万元。
而降息后,利率降至3.5%,每月还款额约为8887元,总利息支出约为119.93万元,相比之下,总利息能节省约5.82万元。
这样一来,利息支出减少了,还款压力自然也就减轻了。因此,越早申请贷款,就能越早享受这一政策红利,同时,银行也可能因为资金充裕而放宽贷款政策,为贷款申请提供更多便利。
3. 公积金贷款利率下降了0.25%
首套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五年以上)从2.85%降至2.6%。可别小看这看似微小的调整,如果贷款100万元,贷款期限为30年,每月还款金额将减少约140元。算一算总账,利息支出能省下超过5万元,这可是一笔相当可观的金额。
4. 定向再贷款开始发力
新增了5000亿消费和养老的再贷款额度,还有3000亿支农支小贷款,资本市场工具也扩容到8000亿。
这意味着,要是你的贷款用途和消费、养老、小微企业相关,贷款就更容易批下来。
#2
那什么时候申请贷款最合适呢?
从时间节点来看,现在直到6月底,都是申请贷款的最佳时期。
毕竟,降准释放的1万亿资金会在未来1-2周慢慢进入银行体系,银行手头资金宽裕,为了冲业绩、拉客户,放款速度会加快,通过率也会提高。
别看LPR还没正式调整,但实际上银行已经根据预期,给一些优质客户、首套房购房者和白名单企业下调了内部贷款利率。
而且,现在消费、养老、绿色产业、科技创新这些领域的贷款,走的是“绿色通道”,审批快、放款快,贷款额度也可能更高。
咱们得抓住这个机会,提前锁定优惠利率。
不过,大家也要注意避开一个“雷区时间段”,7月初开始,银行要准备半年报,考核压力很大,放款额度会变紧张,风控也会更严格,贷款审批会收紧。
这个时候去申请贷款,很可能会被拖延,甚至临时被拒。
#3
两大手段,保障贷款顺利到手
1. 关注政策导向领域
重点支持的领域包括小微企业、绿色产业、住房消费等,就比如说你是小微企业主,申请经营贷款时,可以优先考虑那些符合政策支持方向的产品。
并且还得优化一下你的贷款用途,要是能把贷款用途归到“消费贷”“养老相关”“创业创新”这些方向,贷款通过率会更高,利率也会更低。
2. 尽快提交申请材料
时间不等人,赶紧去联系银行的客户经理或者贷款顾问,把流水、征信报告、收入证明这些预审材料准备好提交上去,别等到利率正式下调后,大家都扎堆去申请,到时候排队都要排很久。
早提交申请,就能早一步进入审核流程,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