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6月官方储备资产数据。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黄金储备规模报7390万盎司,环比增加7万盎司,实现连续8个月增长。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74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322亿美元,升幅为0.98%。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维持稳中有升态势。
外汇储备方面,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出,2025年6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经济增长前景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称,货币方面,6月市场对美国财政纪律、货币政策中立性、美元政治工具化倾向的担忧持续升温,美元信用受损,去美元化趋势加速。6月份美元指数跌下跌2.5%至三年来最低点96.9,非美货币集体升值。由于外汇储备以美元计价,非美货币升值增加了经汇率折算后的外汇储备规模。资产方面,6月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1.0%;标普500股票指数上涨5.0%。债券、股票等全球资产价格上涨亦对外储形成有力支撑。
“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发展动能减弱,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依然较大。但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增长,对外贸易保持韧性,全球投资者看好中国资本市场新机遇。这些因素都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温彬说。
黄金方面,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6月末官方黄金储备连续第8个月增加,但增量连续第4个月处于低位,符合市场预期。“5月以来国际经贸摩擦态势降温,避险需求弱化导致国际金价出现小幅调整,但仍处高位。6月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增持黄金,主要原因仍是在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的当下,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出发,王青判断,未来中国人民银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目前全球央行“购金热”仍未“退烧”。世界黄金协会近日发布的《2025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调查》显示,逾九成的受访央行认为,未来12个月内全球央行将继续增持黄金。这一比例不仅创下自2019年首次针对该问题进行调查以来的最高纪录,更较2024年的调查结果上升了17个百分点。受访央行同时认为,欧元、人民币等其他货币以及黄金在全球储备中的占比将在未来5年内上升。
世界黄金协会全球央行兼亚太区(中国除外)负责人樊少凯认为,考虑到2025年迄今,金价已20余次创下新高,央行购金趋势更为引人瞩目。在充满不确定性与动荡加剧的当下,黄金依然是一项战略性资产。利率、通胀与不稳定局势等问题,均促使央行选择增储黄金来抵御风险。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