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岁数,很多人腿脚都不再灵便。
一方面,可能因为关节软骨乃至整个关节,在年龄增长、创伤、畸形等因素作用下,出现了退化和结构改变,形成原发性骨性关节炎;
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各种疾病,引起了诸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等继发性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脊柱等持重关节,都是骨性关节炎的“重灾区”,人们患病后,逐渐就会出现关节的红肿、疼痛、功能障碍,且随着年龄增加,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出现骨性关节炎,其症状也会越来越重。
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例,据统计,一般在45岁之后就可以出现;
60岁以上,40%-50%的人都可以患病;
80岁以上,几乎100%都会或轻或重出现一些改变。
可见,骨性关节炎应该受到大家,尤其是中老年人群的重视。
骨性关节炎哪些事情需重视?
1)预防为主,减少关节损伤
骨性关节炎大多时候是一个生理现象,随着年龄增加、创伤等引发。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关节,尽量减少磕碰和损伤。
也要注意控制好体重,根据年龄和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以免对关节造成过多负担,增加磨损。
2)中年后出现症状,需调整运动习惯
骨性关节炎初期,可能不会一开始就疼痛难忍,只是感觉有些刺痛、酸胀、屈伸不利、发沉。
如果这时我们正处于中年,这些症状往往就提示我们,关节修复的速度可能已经无法追上损伤的速度,也就是关节开始出现损伤了,为了减缓损伤,我们就要相应地减少运动量。
3)确诊后科学治疗,合理使用关节
我们每天都在运动,对于已经确诊了骨性关节炎的患者来说,日常行走、做家务事还可以进行,但是爬山、长距离走路、跳舞等活动,就建议少做,尽量节约使用关节。
也可以戴上护膝,好处有三:一为帮助固定,增强肌肉力量;二为保暖,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三为减压,帮助分担关节所承受的压力。
另外,骨性关节炎一旦确诊,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不要自己随便买药服用。
骨性关节炎虽然存在“炎症”,但其本质上是一种无菌性炎症,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如果盲目使用,反而会影响肝肾功能,甚至造成耐药;
治疗骨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通常是镇痛药,但专家建议,镇痛药不应该长期使用,疼痛时使用即可,疼痛缓解后就停药。
而且止痛药种类多样,如果错误使用,就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危害,因此一定要在专业医生和药师的帮助下规范用药。
高龄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特殊护理
高龄患者关节磨损严重,可能伴随其他慢性疾病,还存在其他并存疾病,譬如心血管病、呼吸疾病、高血糖、高血压等,而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很可能与镇痛药物发生冲突。
因此镇痛药需谨慎使用。建议采用热敷缓解疼痛,水温以45℃左右为宜,每次热敷1小时,每日2-3次。对于剧烈疼痛,可考虑关节腔封闭治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高龄的骨性关节炎的病人,关节磨损严重,很多人都行动不便,甚至需要坐轮椅,症状也会比较重。但是对于这类人,却应该注意尽量少用镇痛类药物。
夏季:治疗骨性关节炎的黄金期
不少患者也会发现,骨性关节炎往往在冬天时症状较重,而到了夏天,疼痛就会有所减轻。
其实这是因为环境的温度较高时,人体血液循环会相对较快,关节处的代谢率就会增高,产生的代谢产物很快就被运输出去,疼痛也就会缓解。
因此,夏季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理想时机,患者应抓住机会积极干预。
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护理,即使上了年纪,也能有效管理关节健康,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