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国土地市场“冰火两重天”。一二线核心城市优质地块遭房企激烈争抢,频现高溢价成交,而三四线城市则持续遇冷。在公开土地市场中,共有19个城市宅地出让金超百亿元,其中杭州、北京涉宅用地出让金均超千亿元,杭州出让金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上海虽然在公开市场宅地出让金未过千亿,但其非公开市场的涉宅地出让金额超80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TOP20城市出让金占全国比重为68%,其中二线城市以13.6%的平均溢价率反超一线城市,房企投资逻辑清晰聚焦“安全性与盈利确定性”的项目。
19城宅地出让金超百亿元,京杭超千亿
上半年,中国土地市场呈现“量缩价涨”的特征。在核心城市优质地块供应增加带动下,300城土地出让金同比明显增长。据中指研究院最新数据,在公开市场,全国300城住宅用地出让金总额8598亿元,同比增长27.5%,相比之下,成交面积同比下降5.5%。
此外,上半年TOP20城市出让金占全国比重为68%(2024年全年为51%),占比明显提升,市场分化加剧。共有19个城市宅地出让金超百亿元,除南通、镇江外,均为核心一二线城市,其中在公开市场中,杭州、北京涉宅用地出让金均超千亿元。
截至6月末,杭州已累计成交68宗涉宅地块,总成交金额1161亿元,同比增长96%,已经接近其2024年全年的土地出让金额(2024年为1169亿元)。在公开市场,杭州涉宅地块成交金额位居全国首位,超过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北京上半年住宅用地成交总额达到1006亿元,同比上涨37.3%。这主要得益于多个核心稀缺地段地块、大体量地块、高总价地块,带动整体成交金额突破千亿大关。尤其是海淀树村地块以27.93%的溢价率创下新高,楼面价突破10万元/平方米大关;朱房村2宗地块溢价率均超过15%。但是二季度以来出让地块质量一般,多数以底价成交。
上海上半年集中土拍市场住宅用地共成交了638亿元。除此之外,上半年上海协议出让涉宅用地总成交金额超过800亿元,占比超过半数。比如,5月徐汇东安新村第三宗地块以341.35亿元协议出让。如此算来,上海上半年住宅用地出让金超过1400亿元。
成都加大优质地块供应力度,出让宅地合计56宗,共有28宗溢价,其中11宗溢价率超30%,5宗溢价率超40%,锦江区柳江街道包江桥社区地块溢价率达106%。
相比之下,武汉、南京、郑州、天津等城市土地市场持续调整,绝大多数底价出让,这些城市库存规模较大,房企投资相对审慎。
二线城市平均溢价率13.6%,反超一线
根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上半年,300城住宅用地平均溢价率10.2%,较去年同期提升6.0个百分点。上半年,市场热度主要集中于核心城市优质地块,如北上深、杭州、成都等地是房企重要布局区域,这些城市优质地块往往实现高溢价出让,但核心城市郊区地块及大多数城市土拍仍保持平淡。
此外,今年上半年,一二线城市住宅用地出让金同比增长明显,三四线城市土拍表现持续较弱,分化现象延续。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上半年一线城市房企投资布局积极,住宅用地推出、成交面积同比均增长,出让金同比增幅达到49.5%,平均溢价率达到11.6%。
值得关注的是,二线城市今年以来成交面积、土地出让金分别增长18.3%、43.5%,平均溢价率达到13.6%,超过了一线城市。其中,杭州、成都等地持续加大优质地块供应,进而推高土拍热度,而其余多数城市土拍保持平淡,整体推出面积降幅相对较小。相比之下,三四线城市上半年住宅用地推出、成交面积延续缩量态势,平均溢价率也处于较低水平,仅为3.6%。
从短期来看,企业投资仍将更加注重项目的安全性与盈利确定性,北上深杭等热点城市核心地块凭借稀缺属性或保持高溢价成交,而多数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则继续以底价成交为主,部分城市或将通过优化供地结构、降低起拍价格等方式吸引房企投资布局。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袁秀丽
制图 许骁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