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队伍再添新员。7月16日,邮储银行发布公告称,拟出资100亿元发起设立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邮储银行表示,本次投资是邮储银行响应国家号召、服务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该行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打造科技金融生力军,进一步发挥对科技创新和民营企业的支持作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今年以来,已有三家股份制银行取得了进入AIC领域的入场券。今年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支持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近日将陆续批准。今天我们即将批复一家,推动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投资力度。”
就在5月7日下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批复,同意兴业银行筹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这意味着第六家AIC成立,兴业银行也成为首家获得AIC牌照的股份制银行。
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为兴业银行全资子公司。“设立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有利于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对债转股业务的专业化、市场化运作,降低企业杠杆率,加大对科创企业、民营企业支持力度。”兴业银行称。
5月8日,招商银行公告,拟出资150亿元全资发起设立AIC,此次设立的AIC由该行作为投资主体,使用自有资金直接投资设立。同日,中信银行亦发布公告称,拟出资100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信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暂定名)。
谈及上述投资对母行的影响,招商银行称,设立AIC符合业务发展需要,有助于丰富该行综合化经营牌照,完善一体化经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中信银行表示,此次投资是该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支持“科技金融”发展的关键举措。该行将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此次投资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对各项流动性指标影响较小。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我国AIC仅有五家,分属于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成立初期AIC主要职能是帮助银行化解不良资产,从事市场化债权转股业务。
随着队伍扩容,AIC将成为银行参与科技金融的一大重要抓手,更有利于银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织就多元化资金“生态网”。
“将设立AIC的主体扩展至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体现了金融监管部门支持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鼓励银行加大服务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
新设AIC,对于科技企业和银行而言,可谓双赢。一直以来,银行在投资端的布局相对受限,AIC牌照扩容,有望让更多银行在未来获得参与机会,促进我国投融资体系多元化发展,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表示,银行通过投贷联动可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特别是对科创企业等轻资产、高成长性客群来说,更能满足其多样化融资需求。与此同时,布局AIC也是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引导更多长期资金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
不过,由于AIC与生俱来地带有银行“债性”思维,当前AIC股权投资业务有三大难题待解:一是科创高风险、高不确定性,AIC风险管理能力面临挑战;二是股权投资业务风险权重较高,AIC资本补充机制受限;三是AIC面临退出困境。
业内普遍认为,AIC须从“投安全”过渡到“投成长”。中金公司研究部银行业分析师林英奇建议:AIC可考虑对科创类股权投资设定更长期限(如5至7年),容忍阶段性账面亏损;还可与地方政府、担保机构共建风险补偿池,如按投资额一定比例计提风险准备金,降低科创企业项目风险。
作者:黄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