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重拾“对公之王”的浦发银行不得不为“过去”买单。7月21日,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浦发银行已收到至少10张监管罚单,其中5张为百万级大额罚单,涉及北京分行、安阳分行、泰州分行、合川分行、郑州分行等多家分支机构,违规问题主要集中在贷后管理不到位、贷款资金挪用、不良贷款处置违规等。
这家曾以“对公之王”响彻业界的股份制银行,在连续数年的业绩泥淖之后,成功在2024年实现净利润增速的转正,今年一季度,该行贷款余额净增量更是达到近年来的单季新高。在业内人士看来,如何在业务扩张与合规管理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这家已过“而立之年”的银行亟待解答的命题。
5张百万级罚单
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日前披露,浦东银行北京分行因以不正当手段发放贷款、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处罚款245万元。两名责任人被警告,并分别被处以40万元、20万元的罚款。
根据监管机构披露的信息,这已是该行年内第五张被公示的百万级罚单。此前,安阳金融监管分局1月9日披露的信息显示,浦发银行安阳分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个人消费贷款管理不到位、违规处置不良贷款等行为,被罚245万元,此后,安阳分行7名员工也收到罚单,包括警告、罚款及禁业处罚;浦发银行泰州分行因项目贷款贷前调查、贷后管理不到位、个人贷款资金被挪用等行为被台州金融监管分局处罚,罚款金额达105万元,相关责任人一同受到警告及罚款。
除金融监管总局系统的罚单外,年内,浦发银行也收到人民银行系统的2张百万级罚单:浦发银行郑州分行因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被罚款100万元;浦发银行重庆合川支行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金融统计管理规定等缘由被警告,并被罚款117.5万元。
监管罚单是针对商业银行过往业务中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所进行的处罚,在以往案例中,部分罚单涉及的违规行为会发生在几年前,一些银行也已就此完成整改。7月21日,北京商报记者尝试联系浦发银行采访罚单提及问题的整改情况,但并未得到回应。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表示,罚单主要反映历史业务遗留问题,特别是浦发银行在房地产领域的重组贷款数额巨大,影响到当下依然需要持续消化不良资产。不良率下降部分依赖技术性手段,资产质量改善“表面性”明显,后续该行依然需要较长时间、诸多举措实质性化解风险。
在分析人士看来,多张罚单涉及的信贷违规问题,并且涵盖贷前、贷后管理、不良处置违规等,体现了信贷业务管理链条上合规问题。“在‘规模优先’的导向下,大量资源向业务一线倾斜,导致中后台的合规风控部门资源不足、压力增大,整体风控管理能力难以跟上业务规模的扩张速度,进而引发违规事件并受到监管处罚。”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表示。
与信贷业务罚单一同出现的是该行信贷规模的持续扩张。2024年浦发银行本外币贷款总额达5.39万亿元,较上年增长7.45%,全年信贷净增量超3700亿元创历史新高;2025年一季度贷款余额增至5.58万亿元,净增量为近年单季新高。
王红英认为,商业银行在规模扩张与合规风控之间出现矛盾,核心问题在于考核机制存在偏差。浦发银行资产规模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KPI考核中对业务规模的侧重,而合规风控在内控考核中的权重相对较低。此外,该行在金融科技数字化风控领域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规模与“质量”如何平衡
浦发银行此前曾因违规发放贷款尝到天价苦果,浦发银行成都分行775亿元虚假授信案更成为浦发银行业绩转向的分水岭。
近年来,该行在高管团队换血后,重提对公优势、努力剥离不良资产,践行“数智化转型”,通过多重举措恢复“元气”,并在去年成功摆脱了2021—2023年经历连续三年营收净利“双降”的颓势,迎来久违的净利润正增长。
在今年,该行资产指标也持续改善,不良率从2024年末的1.36%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1.33%。“不良率的下降主要得益于政府化债及房地产贷款重组等外部因素,并非完全源于合规风控水平的提升或金融科技驱动下内控管理质量的实质性改善。”王红英表示,未来,浦发银行在推进规模增长的过程中,需加大对中后台尤其是风控部门的资源投入,确保风控合规能力与业绩增长相匹配。
从业务数据上来看,2024年浦发银行公司贷款利息收入达1103.07亿元,相比2023年增长8.06%,似乎显露出“对公基因”复苏的迹象。但差距与同业相比依然明显,同为对公见长的中信银行同期公司贷款利息收入已超1180亿元。
另外,从信贷业务盈利能力来看,Wind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末浦发银行净息差不仅低于其他8家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更低于商业银行1.43%的平均水平,“低利”困境尤为突出。
廖鹤凯表示,浦发银行通过一系列人事及业务调整,业绩出现缓慢恢复,但净息差数据处在A股上市股份行末尾,这和之前延续下来的业务结构有关。人员配置开始改善,但是时间尚短,成效有待观察。
要打破当前的业绩迷局,浦发银行需从根本上重构“规模与合规”的平衡逻辑。“银行在通过及时与监管沟通保持合规敏感性的同时,建立全流程数字化监控,减少人为干预的空间,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非常重要。”廖鹤凯说道。
王红英建议,建立“合规与增长并重”的信贷体系,需从战略层面确立信贷规模发展与合规风控并重的“双头发展战略”,将合规风控要求及监管指标融入信贷系统设计;构建从总行到基层的体系化合规风控措施,与信贷规模相适配,同时强化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中合规及监管因子模型的质量,在执行层面筑牢合规风控防线;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数字化风控管理体系,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借助AI模型等创新技术提高信贷效率与质量。
业务结构优化同样关键。王红英进一步指出,在负债的刚性成本不断攀升、息差持续走低的背景下,增强综合金融服务能力,需要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产品服务,降低不良率以增加收益;加大中间业务发展力度,例如推出合规且利率具有竞争力的存款产品吸引存款,在信贷投放上聚焦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结合央行绿色信贷资金等低成本资金,为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产品组合,推动信贷业务实现规模化高质量发展。
针对内控制度优化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联系采访浦发银行总行及北京分行进行采访,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实习记者 周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