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轰鸣,车辆穿梭。走进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企业正在忙着“改造升级”。这场以提升淀粉衍生物加工工艺技术水平和增加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为目标的技改,将使企业单条生产线由年可加工玉米130万吨提升至200万吨,产能提升55%。
一粒小小的玉米,除了加工成常见的淀粉和玉米油,还能做什么?在诸城,当地企业不断深挖玉米价值,将玉米分解为淀粉后,再通过产业链延伸形成淀粉糖(醇)、氨基酸、植脂末、葡萄糖酸钠、赤藓糖醇等数十种高附加值产品,以科技创新推动玉米“黄金”产业链升级。
东晓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秉持着“生物科技引领健康生活”的使命,持续创新开拓发展,不断投入研发力量,新上高端智能化大健康精深加工项目,正以“一天一个样”的速度拔节生长。“项目将建设膳食纤维、益生元、淀粉糖、固体饮料生产线,助力企业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提升企业在大健康领域的竞争力。”东晓生物董事长王松江表示,该项目通过微生物基因编辑、酶分子组分筛选等国际领先技术,助力企业开拓膳食纤维、氨基酸原料药等生命健康赛道,推动产品附加值提升。一期预计四季度前完成建设。
诸城市依托玉米深加工领域的技术积淀,聚焦科技创新对产业链的赋能作用,以技术突破推动补链延链强链。通过攻克玉米精深加工关键技术,构建从基础研发到高端应用的创新体系,凭借技术迭代的“乘数效应”吸引上下游创新项目集聚。借助生物转化、分子提取等核心技术突破,让一粒玉米成功链接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链,催生众多技术密集型项目落地,实现产业链从传统加工向高科技附加值的转型,让玉米在科技创新驱动下完成“七十二变”的价值跃升。
与东晓生物的健康食品路线不同,距其不远的诸城市浩天药业有限公司则创新挖掘出玉米的医疗保健价值,打开了新的市场。浩天药业从玉米中制取的肌醇,可应用于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年产量达5000吨。
为推动相关产业集聚发展,诸城规划建设了生物医药产业园,打造以玉米淀粉深加工产业为基础,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主导,以生产生物制品、保健品和现代中药为重点的高新技术园区,全力构建产业链条较为完备、骨干企业支撑强劲、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良好产业生态。
“埋下一粒玉米,收获一个产业。”诸城市厚植科技创新土壤,构建良好创新生态,以科技创新推动玉米“黄金”产业链升级。接下来,诸城全力构建产业链条较为完备、骨干企业支撑强劲、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良好产业生态,“萌发”更多玉米精深加工产品。
编辑: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