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盘银行股又是飘绿,银行AH优选ETF(517900)已经下跌到60日均线。从之前的走势看,ETF每次跌破60日线后都是不错的介入时机。
最近银行板块的连续调整让不少人心生迷茫,基本面稳健的“大象”难道真的要就此失速?其实这次重磅会议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昨天会议公告:下半年不会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内卷治理未升级、消费刺激未加码、房地产几乎未提及,财政也无新增安排。市场对此也反应迅速: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行,期货跳水,红利重新走强。
这清晰地指向一个结论——增量政策预期落空,叠加利率下行持续,市场风格必然向“确定性”和“现金流”回归。而红利资产,尤其是近期显著滞涨的银行股,无疑会成为资金首选。
像招商银行、青岛银行、重庆银行、工商银行等,这周都在获得资金流入。ETF方面,场内唯一一只跨A+H两地的银行类ETF:银行AH优选ETF(517900),也已经连续5天获得资金净流入,共计1758万元。
归根结底,银行上半年接连新高、领跑市场式的上涨,本质是特殊时期保险资金的配置刚需所推动。而近期的回调,则是经济预期改善后,部分资金主动进行多元化配置的正常腾挪。
但这绝不意味着银行股的光芒就此黯淡。相反,结合最新政策风向与行业基本面,银行股作为“红利核心资产”的价值反而更加凸显。
截至这周,随着成都银行2024年分红到账,标志着A股上市银行的“分红季”正式收官。
42家上市银行豪掷6325.94亿现金红包,同比增长3.14%。工行以近1100亿分红傲视群雄,建行、农行、中行紧随其后,仅六大行就贡献超4200亿分红。
从分红比例看,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14家银行分红率在30%及以上。招商银行是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分红比例最高的银行,分红比例达到了35.32%。
更值得期待的是,中期分红正成为新趋势,常熟银行等新成员加入中期派息阵营。从目前披露中报的4家银行来看,在普遍的业绩增长支撑下,今年银行中期分红总额大概率超过去年——而这种持续、可预期的现金流,正是“红利投资”的核心要义。
目前银行前期因保险资金集中配置带来的溢价已被部分消化,接连调整反而为看好其长期分红价值的资金提供了更舒适的入场位置。
与其追逐变幻的题材,不如让银行真金白银的分红和稳健的股息率,成为你资产组合中对抗波动、穿越周期的底气。
作者:三好金融民工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