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的客户相对下沉,议价能力较弱,且多为随借随还的循环贷款,客户对利率的敏感性较弱。因此贷款利率相对较高,带动息差较高。”业内人士表示
文|《财经》研究员程维妙
编辑|张颖馨
民营银行净息差持续领跑同业。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金融监管总局”)5月16日披露的数据来看,一季度民营银行净息差为3.95%,虽环比收窄0.16个百分点,但仍明显高于同期银行业均值1.43%。
不过,高息差未必带来高利润。据19家民营银行近期披露的年报,2024年有九家净利润出现下滑。资产规模位列第五、净利润规模位列第四的新网银行就是其一,2024年该行“增收不增利”情况明显,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6.07%至63.7亿元,但净利润同比下滑19.7%至8.11亿元。
计提减值损失对新网银行净利润的吞噬较为直观。《财经》据新网银行年报梳理,2024年该行计提信用减值损失4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0%。2022年、2023年,该行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的规模就明显增加,分别为18.43亿元、29.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4%、58%,为同期净利润的2倍-3倍。大额计提的同时,新网银行不良率依然处于该行自身历史高位(1.7%上下)。
即将迎来新董事长的新网银行,能否走好稳增长与控风险的“平衡木”?近日,针对息差、不良表现及未来发展等问题,新网银行向《财经》逐一作出回应。
高息差下业绩波动,大额计提吞噬利润
近年来,息差收窄令银行净利润普遍承压,许多银行净息差已低于1.8%的警戒线。从绝对值看,民营银行净息差始终保持在相对高位。据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2024年末及2025年一季度末,民营银行净息差分别为3.94%、4.39%、4.11%、3.95%。
处于民营银行“前段班”的新网银行,2024年财报中未披露净息差数据,据其今年2月在中国货币网公布的2025年度同业存单发行计划显示,2022年末、2023年末该行净息差分别为5.28%、5.39%,2024年三季度末为5.75%,“逆势”走高(同期商业银行息差呈下行趋势),且均高于同时点民营银行平均水平。
针对净息差问题,新网银行方面对《财经》表示,不同机构的净息差受自身业务结构、运营模式等因素影响,呈现出差异化。目前,新网银行净息差维持基本稳定,符合自身业务发展需求。接下来,新网银行会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做好净息差管理,继续保持适配业务发展状态。
“民营银行的客户相对下沉,议价能力较弱,且多为随借随还的循环贷款,客户对利率的敏感性较弱。因此贷款利率相对较高,带动息差较高。”业内人士分析称。在2024年9月出具的当年度新网银行信用评级报告中,中诚信国际也提到,新网银行市场定位明确,服务效率高,定位零售及小微客群获得较高贷款溢价。
理论上,高息差加上发放贷款和垫款规模正增长,对利息收入和净利润起正向推动作用,不过新网银行近三年净利润却坐上“过山车”。
财报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新网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6.44亿元、54.89亿元、6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7.98%、50.6%、16.08%;净利润分别为6.81亿元、10.1亿元、8.11亿元,同比增长-25.84%、48.48%、-19.7%。
在利息收入同比正增的情况下,新网银行净利润的主要拖累项之一是大额拨备计提。
财报显示,2024年新网银行营业支出54.3亿元,同比增长28.1%,增速超过营业收入。其中,信用减值损失4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0%,占营业支出的75%。
拉长时间来看,新网银行在2022年、2023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的规模就明显增加,分别为18.43亿元、29.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4%、58%,为同期净利润的2倍-3倍。
资产质量承压,普惠小微贷年均复合增近100%
业绩承压之外,资产质量下滑也是银行业尤其民营银行整体面临的问题。
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民营银行不良率为1.76%,较去年末上升0.4个百分点。横向对比,在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外资银行六大类型中,民营银行的不良率为第三高,仅次于城商行和农商行。
数据显示,新网银行在2017年-2019年的不良率均未超过1%,2020年升至1.19%,2021年-2024年分别为1.05%、1.73%、1.71%、1.69%。与此同时,拨备覆盖率整体呈下滑趋势,2021年-2024年分别为345.14%、186.65%、194.63%、183.49%。
新网银行对《财经》表示,该行近三年不良贷款率呈持续下降态势,不良率指标处于行业正常水平。“我行信贷资产质量真实透明,严格按照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制度进行管理。将持续完善数字化风控体系,加强风险策略、模型的迭代与应用,持续改善资产质量。”
“民营银行资产质量承压的主要原因包括内外两方面。”一位银行业研究人士分析称,从内部看,民营银行规模和实力相对较弱,业务相对单一,主要依赖于消费信贷和小微企业贷款,受宏观经济环境波动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较低;从外部看,中国经济面临一定挑战,民营银行的传统客群还款能力下降,信用风险有所增长。
新网银行服务对象多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个人消费者。数据显示,成立以来,新网银行已累计发放数字普惠贷款超过3.6亿笔、金额超过1.2万亿元,覆盖全国4000万新市民、个体工商户、农户和小微企业等客群。
中诚信国际在信用评级报告中也称,新网银行主要服务的普惠小微客群抗风险能力较弱,在宏观经济增长承压背景下,不良贷款增长,拨备计提压力上升,信用风险管控存在难度。
不过,服务民营小微、提振消费等是近年银行业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兼顾风险把控。
“用先进的数字科技做普惠金融。”新网银行称,在过去五年里,普惠小微贷款年均复合增长率近100%,这些客户均为100%民营经济成分、100%小微经营规模、100%自主办理、100%全自动审批。
董事长更换,“不单纯追求规模扩张”
新网银行于2016年12月28日正式开业,注册资本30亿元,由新希望集团、小米、红旗连锁等股东发起设立,是全国第七家民营银行,也是四川省首家民营银行。
在2024年财报中,新网银行披露了一则高管变动信息:该行原董事长王航已于去年不再担任董事长等相关职务,大股东新希望集团提名原上海华瑞银行行长朱韬为董事、拟任董事长,其任职资格正待监管核准。
拥有国有大行与民营银行复合背景的朱韬,将是新网银行成立八年来第五任董事长,前四任分别是刘永好、王航、江海、王航。其中,王航两度出任董事长,在其任职期间,新网银行资产规模突破了千亿元,是民营银行“千亿俱乐部”五位成员之一。
去年金融监管提出“摒弃规模情结”,在前期高速扩张后,新网银行也不再单纯追求规模扩张。“2024年,面对经济结构深度调整、行业整体经营承压的外部环境,新网银行坚决贯彻国家政策导向,在经营管理中坚持长期主义、审慎原则,不单纯追求规模扩张,保持资产规模整体恒定。”新网银行告诉《财经》。截至2024年末,该行总资产达1036.29亿元,同比增长0.68%。
“我行积极完善业务布局,动态调整业务结构,切实将资源向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消费升级、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等领域倾斜,进一步做实各项为民、让利工作措施。目前,新网银行业务发展整体良好,盈利状况处于合理水平,资产回报率和净资产回报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新网银行进一步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助贷新规发布,提出准入名单管理机制、将增信服务费计入借款人综合融资成本等要求。新网银行曾在助贷行业广泛开展合作,新规影响几何?对此,该行向《财经》表示,会积极贯彻监管通知要求,做好相关业务管理,助力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责编 | 秦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