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的渣土车一辆接着一辆排队进入工地,像是不知疲倦的钢铁巨兽,行驶在布满碎石的道路上,轮胎在地面摩擦,发出沉闷的响声。初秋的8月,烈日当空,阳光依然灼热,在湖北省十堰市机场大道的渣土填埋工地上,往返奔波的渣土车引擎轰鸣声、车轮滚动声交织在一起,呈现一派繁忙有序的渣土运输景象……
建行湖北十堰张湾支行工作人员深机场大道渣土填埋项目现场了解项目进度情况。
“在建行十堰分行作为银团贷款牵头行的大力支持下,十堰市在三资盘活攻坚战中成功实现了国有三资的‘三变’(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转化,成为全省首例渣土经营权盘活项目。”十堰市大财政体系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12月以来,十堰市启动渣土消纳经营权盘活工作,在全省率先探索盘活新路径,这一创新实践对金融服务提出了全新挑战。
面对十堰市这一开创性项目,建行十堰分行第一时间成立了一把手挂帅、分管行长牵头的项目服务团队,勇挑重担,破冰探路,加大项目对接力度,积极与十堰市财政局相关科室、大财政综合协调专班、十堰交投集团等单位部门探讨项目可行性融资方案,深度研究项目核心价值与风险逻辑,最终以银团贷款方式确保项目快速落地的建议被市“大财政专班”采纳。
十堰市机场大道渣土填埋项目工地,往返奔波的渣土车运输忙。
作为银团牵头行,建行十堰分行充分发挥银团贷款“融资融智”的双重优势,创新性采用“保证+质押”的授信组合评估模式,精准识别并管控风险。同时,依托建行系统内省分行、市分行、支行“三级联动”的高效协同工作机制,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推进项目落地,从项目启动到获得6.5亿元银团授信批复,建行十堰分行牵头银团仅用了不到25天的时间,首笔贷款资金在三个工作日内实现精准投放,大幅刷新了同类项目融资落地的速度纪录,充分展现了“十堰样本”与“建行速度”。
“建行作为银团贷款牵头行,创新运用‘准公共资源经营收益市场化+银团融资’模式,高效完成项目授信和首笔放款,为助力我市上半年财政收入目标实现,进一步推动全市经营权内三资盘活提供了示范和经验借鉴。”项目成功落地后,十堰市财政局长王小平对建行作出积极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此次渣土经营权盘活项目的成功落地,让“沉睡”的渣土资源,在金融创新的精准赋能下,正加速转化为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金矿”。经测算,该项目预计在25年运营期内可产生渣土消纳处置费收入约16亿元,将为地方财政增收和城市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图/文 乐俊峰、赵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