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重庆银行供图
9月2日,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重庆银行”)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奋进万亿新征程 圆满收官“十四五”
重庆银行董事长杨秀明在说明会上介绍,今年以来,该行坚持高目标引领、高站位转型、高效率运行、高品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五高”定位,狠抓重点工作举措,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力推进各项工作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为“十四五”圆满收官、奋进万亿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整体呈现出三大亮点。
争先进位,发展成效显著。加快发展,韧性更强。截至7月末,该行资产总额10087亿元,成功迈入万亿银行之列,成为全国首家万亿“A+H”股上市城商行,综合实力连续10年跻身全球银行前300强;存款、贷款规模分别超5400亿元、5000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14.8%、13.6%。
全面争先,份额更高。上半年,该行贷款增量600亿元,居重庆市金融机构第1,占比5.22%,提升0.54个百分点,存款增量达700亿元,居重庆市第2,占比7.85%,提升0.75个百分点。
价值创造,业绩更优。营收、利息净收入、净利润“三正增长”。上半年,该行实现营收近77亿元、利息净收入超58亿元、净利润近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12.2%、5.7%。人均、网均资产及利润等多项指标保持全国上市城、农商行较好水平。
行稳致远,质量更好。主要风控指标“三降一升”,该行不良贷款率1.17%、关注类贷款率2.05%、逾期率1.58%,分别较年初下降0.08、0.59、0.1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提升3.2个百分点至248.3%。各级资本充足率均满足监管要求。
紧扣主业,服务大局能力进一步增强。坚定落实重大部署,抢抓战略机遇。该行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向“双城”区域提供信贷支持近1400亿元,通过贷款、债券等方式新支持区域重大项目建设超90个。服务“通道”建设融资余额超470亿元,同比翻番。
精准服务重点领域,深化产融互促。该行紧盯重点领域发展所需,出台支持制造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0余项措施,全力支持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川陕黔三省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和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布局,制造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35亿元、258亿元)同比增长26%和31%,园区贷款投放(超150亿元)同比提升15%,普惠小微贷款(净增98亿元、余额709亿元)增量居重庆市第一。
突出特色业务发展,厚植竞争优势。该行首次运用ESG评级结果发放转型金融贷款,落地重庆市首笔“工业绿效贷”“集体林地经营权+生态产品价值”双抵押贷,绿色贷款(673亿元)较年初增长28%。强化“科企快贷”模式,发行科创债30亿元,加大科技企业支持力度,科技贷款余额(510亿元)同比增长48%。升级数字信贷“捷e贷”,打造消费金融拳头产品,余额(103亿元)增幅35%,推动业务逆势增长。
优化客户营销服务,夯实发展基础。该行持续打造分层分群的客户精准营销服务体系,完善重点客群建设政策支持体系,提级直管客户管理,“总对总”对接重点客户,“战略+重点”客群(1031户、增加203户)增幅25%。强化个人客户分层管理、大财富管理、数字化管理,财富管理中收(1.11亿元)同比增长33%,个人贵宾客户数(77.3万户,增加9.1万户)增幅13%、占比(13.9%)提升1.17个百分点。
笃行精进,发展动能更加充沛。息差管控力度加大,该行强化资产负债联动管理,通过“限量、配额、控价、节流”精细化管理,全力稳住息差水平,稳定盈利能力。上半年,三年期、五年期储蓄存款占比(63.3%)下降3.5个百分点,存款付息率、负债成本率分别较上年末降低26BP、29BP,净息差较年初扩大4BP至1.39%。
机制流程持续优化。该行谋划实施13项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形成落地联动协同考核、网点分级管理等方案,企业“e”开户实现分支机构全覆盖使用。强化人力资源改革,在“双通道”基础上,构建客服经理等级评定体系,建立行政管理、专业通道、等级评定“三位一体”的员工职业发展体系、评价标准,一批影响经营运转、队伍建设的机制流程得到完善优化,队伍活力进一步释放。
数字赋能更加有效。该行以数字项目建设、重点应用推广为抓手,持续赋能业务发展。整合信贷、信用卡等6大系统数据,为精准获客、风险管控提供数据支撑。客户经理人均效能提升28%,智能授权审核效率提高3倍,落地司库系统签约业务,成为全国首家连续6年均有项目入选监管创新应用的地方法人银行。
合规保障更加有力。该行进一步强化内控合规管理部门监督检查、问责处理的牵头统筹作用,深化内审垂直化管理改革,推动完善多层次、全覆盖的联防联控机制,优化授权授信,抓实员工行为管理,护航合规经营、规范展业。
“五个着力” 扎实推进各项经营管理工作
重庆银行行长高嵩表示:“今年以来,我们坚定信心决心、鼓足干劲闯劲,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具体来看,上半年我们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扎实推进各项经营管理工作。”
一是强化业务投放,推动资产“提量”。积极拓展优质项目,贴现资产占比下降2.2个百分点,剔除贴现后的一般贷款余额增长16%。债券余额增长21%,其中AA级以上信用债占比提高6.1个百分点,外币债券余额增长28亿元、规模居西部法人银行第一。
深入落实重大战略,该行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融资余额增长20%,助力双城共建、市级重大项目超90个,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融资规模超1000亿元。打造“惠畅陆海”贸易金融品牌,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融资余额增长57%,其中东盟经贸往来企业融资规模超150亿元,牵头组建的金融服务联合体成员单位扩容至78家,全球代理行网络扩大至285家,外币资金交易量同比增长26%。“引资入渝”170亿元,助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坚定服务实体经济,该行加力做好“五篇大文章”。构建“普惠科企贷”“设备更新贷”等专属信贷产品体系,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增长48%。首次运用ESG评级结果发放转型金融贷款,落地重庆市首笔“工业绿效贷”、首笔“集体林地经营权+生态产品价值”双抵押贷,绿色信贷和绿色租赁余额分别增长28%和40%。用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普惠“两增”贷款余额增长99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贷款规模保持西部上市城商行第1。打造手机银行“关爱版”,上线“贴心帮”适老服务,养老客户增长17万户,养老产业贷款余额增长24%。
二是强化量价协同,推动负债“提质”。提高负债业务规模,该行储蓄存款余额增长401亿元、增量居重庆市第2,占比提高0.6个百分点。公营存款余额增长275亿元,增量居重庆市第1。
优化负债业务结构,该行公营存款全部出清高息保险资金68亿元,活期存款增长94亿元,公营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0个BP。储蓄存款2年期及以下规模占比提高4.5个百分点,储蓄存款付息率下降34个BP。
拓宽负债资金来源,该行发行金融债80亿元,其中发行西部首单银行科创债,利率创历史新低。申请支小再贷款122亿元,同比增长34%。
三是强化多元创利,推动收益“提升”。做大生息资产,该行上半年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同比增长1125亿元,推动利息收入增长22.8亿元。付息负债成本率下降36个BP,推动利息支出减少12.5亿元。
扩大非息收入,该行代销业务中收同比增长125%,债券承销中收增长66%,贸金业务非息收入增长122%,外币业务收入增长201%。加大业务协同。通过投承联动,带动信用债同比多投38亿元。通过存贷联动,撬动活期资金归行超100亿元。通过银租联动,推动金租业务增长37%,鈊渝金租利润贡献率提高0.6个百分点。
四是强化创新驱动,推动改革“提效”。做好量价协同,该行按照市场利率中枢,双向动态调整资产端和负债端定价,存款付息率同比多降12个BP,存贷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2%。
做优流程机制。该行打通重庆市公积金直连通道,“捷e贷”增长35%,余额突破100亿元。新增智能授权交易场景8个,审核效率提高3倍。建好新媒体平台,业务咨询落地成功率超50%。
做精产品模式。该行研发景区、水库等10类经营权融资模式,新增融资28亿元。创新外汇衍生品保证金减免授信模式,落地单边交割型交叉货币掉期业务、澳元远期结售汇业务,衍生品交易量同比增长118%。依托上海黄金交易所特别会员牌照,开展质押式黄金租借业务。
做强数字科技。该行打造流水链式拓客工具,挖掘潜客1.3万户。新增“领行者”数据洞察场景6个,丰富高频经营数据画像功能。打造“重银晓AI”大模型应用平台,推出“问答助手”场景6个。“基于机器学习的可疑交易监测风控服务”项目,入围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成为全国首家连续6年上榜的地方法人银行。
五是强化全面协同,推动风控“提档”。加强风险管理,该行构建协同管控机制,丰富数字技术应用,新增客户评级模型15个、场景风控模型6个,持续增强风险识别、预警和处置能力。通过分类施策、靶向发力,不断提升不良资产处置质效。
加强合规管理。该行开展“学思行鉴”合规文化建设活动,持续强化“三道防线”内控体系,不断夯实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合规管理机制。
加强安全管理。该行接受监管部门第九轮安全评估的62个网点,全部达到“优秀”等级。实施信创系统改造86个,提升科技自主可控能力,获评监管部门“网络安全管理先进单位”。
突出效益导向 做强特色优势 更好实现质量齐升
“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重庆银行锚定万亿战略目标,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敢于亮剑、狭路争锋,交出了符合预期的半年答卷。”杨秀明表示,“下半年,我们将保持战略定力,强化系统集成、全面统筹,谋实举措,以高水平业绩、稳健的收益回报广大投资者。”
第一,向综合经营要发展。该行将围绕综合经营持续挖潜,推动资产负债业务协调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一是抓实重点领域。紧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产业转型升级等重大机遇,锚定重点区域、项目、产业、园区等加强营销,推动资产、负债、中收等各项业务提质上量。二是优化资产配置。加强投研能力建设,持续优化贷款、债券等多元资产配置策略,做好资产摆布,兼顾规模、效益动态平衡,提高总体收益。聚焦“高附加值、低资本消耗”大力发展轻资本业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夯实客群基础。持续强化“总对总”营销服务机制,聚焦直管客群、央国企、上市企业及制造业、民营企业等重点客群,深化对接营销,拓展优质客群基础。
第二,向特色优势要市场。该行将始终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战略,以加快培育特色优势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推动市场拓展。一是发挥集团总部优势。持续激发一级法人银行“链条短、决策快、经营活”的体制优势,加强集团资源整合调度,强化对营销要素支撑保障,增强对重大项目、集团企业、优质客户的综合营销服务能力,充分释放组织效能。二是发挥区域布局优势。立足“一市三省”区域战略、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升级“区域特色+行业专精”的产品矩阵,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打造特色服务品牌。三是发挥综合经营优势。用好30余项牌照资质,强化总分支行、子公司、业务条线信息共享、联动协同,延展服务矩阵、链条,提升综合经营能力。
第三,向改革创新要动能。该行将坚持用改革创新手段畅通流程,优化机制,持续释放经营活力。一是以重改任务为抓手,持续深化业务联动、拓客政策、激励约束等流程机制,打通卡点堵点,增强政策灵活性、市场敏捷度。二是以数字创新为驱动,强化数字项目创新规划、研发建设、推广应用一体贯通,探索构建“数据+AI”服务体系,持续提升数字营销、数字运营、数字风控、数字管理智能化水平。三是以发展转型为主线,聚焦业务结构、经营效益、客群建设、风险管控等重点领域强基固本、提档提能,全方位深化改革、优势重塑,推动万亿征程之路越走越稳健、越走越宽广。
第四,向风险控制要效益。该行将深化全面风险管理,突出管好信用风险,确保风险成本可控、指标稳中向优,守牢经营成果。一是织密风险防线。优化内评模型、押品管理,从源头管住风险。推动贷后管理模式转型,构建预警信息分层处理机制,提升风险甄别、处置效率。二是加强化解处置。坚持“一区一策”“一户一策”“一类一策”,分类、灵活有效防范化解业务风险。探索收益权转让,创新不良处置清收,提升资产盘活效益。三是坚持一体管控。按照“管业务、管产品、管风险、管队伍”一体化风险管控理念,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协同管控,做实资产质量。
杨秀明表示,重庆银行将始终坚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专业性、有效性,为广大股东、客户和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回馈,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金融力量。(游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