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谢惠茜
近日,青岛银行发布公告称,其大股东青岛国信产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信产融控股”)拟六个月内通过二级市场增持青岛银行股份,增持数量不超过该行总股本的5%。值得关注的是,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23家A股上市银行有股东或高管增持。
公告显示,截至公告披露之日,国信产融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青岛银行股份8.72亿股,占股份总数的14.99%。增持完成后,国信产融控股及其关联方合计持有该行股权比例不超过19.99%,拟增持该行股份的数量不少于2.33亿股,且不超过2.91亿股。公告还显示,国信产融控股本次拟增持股份的目的,主要基于对青岛银行股票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支持该行长期发展。
无独有偶,8月4日晚间,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持股5%以上股东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高科”)于2025年7月24日至8月4日期间,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增持该行股份750.77万股,占该行总股本的0.06%。
增持后,南京高科持股比例由8.94%增加至9.00%。对于本次增持,南京高科表示,此举是基于对南京银行未来发展信心和价值成长的认可,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且承诺在法定期限内不减持所持股份。
除了大股东增持外,近期还有多家上市银行董监高也纷纷“现身”二级市场。
上海银行发布的公告显示,该行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分别于2025年7月23日至7月25日期间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A股股票。
根据公告,此次增持股票的共有10名董监高,合计买入上海银行44万股,本次增持的总金额合计约为460.24万元至470.8万元。
此外,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共有23家A股上市银行有股东或高管增持。
其中,江苏银行的增持次数最多,达到30次,而海德股份的增持次数为15次。兰州银行的增持金额超过计划下限的111%,显示了股东及高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青岛银行大股东拟增持股份至近20%的比例,反映了地方国资对区域金融机构控制力战略强化的趋势。这种增持行为不仅基于对银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也旨在通过整合金融资源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年内多家银行披露增持计划,整体上传递了股东对银行板块信心提振的信号,有助于纠正市场可能存在的估值低估。增持潮的背后逻辑在于银行业的估值修复需求、业绩增长预期政策支持的综合作用。
“此类增持行为不仅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传递对公司长期价值的看好信号,也体现了银行股东通过真金白银投入来支持公司发展的意愿。”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这也反映出产业资本或主要股东对银行板块估值安全边际的认可,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企稳、银行资产质量改善、分红稳定的背景下,银行股被视为具备较高性价比的防御性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