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深圳9月8日消息(记者 常迪)9月6日,《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发布四周年。四年来,前海合作区在“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定位下,从14.92平方千米扩展至120.56平方千米,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标杆与开放融合典范。
这一跨越式发展背后,中国银行扎根前海、服务前海,率先成立前海蛇口分行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能力,通过深化银政合作与金融创新,与前海管理局等政府单位共同开展招商引资、市场调研、惠民利企服务,为前海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金融服务新模式。
政策同频:共推改革创新,打造金融开放“试验田”
作为国家金融开放“试验田”,前海的制度创新需银政双方紧密协作。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成立前海业务发展委员会,与前海管理局等政府单位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依托中国银行创新研发基地(粤港澳大湾区)、中国银行大湾区金融研究院,共同开展政策研究与创新业务试点,将“金融支持前海30条”等政策红利转化为服务实体经济的实效。
中国银行率先落地“金融支持前海30条”中15项创新政策,在银行机构中落地项目最多、参与范围最广,包括首批办理区内企业进口支付人民币在境外直接购汇、外商投资企业免开人民币资本金专户等多项“首笔”“首批”业务,以金融创新提升前海金融服务效率。
因地制宜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积极承销招商局资本、中集集团等10家企业科技创新债券,引导资金流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与前海管理局、南山区政府就总规模不低于50亿元的金融AIC股权投资基金达成合作意向,聚焦深港联动,支持香港青年创新创业。此外,中国银行成功办理前海首笔服务贸易项下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跨境结算业务及深圳首笔跨境资金池资本项下货币桥结算业务,拓宽了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场景。
服务同向:共筑开放桥梁,畅通双循环“连接点”
围绕前海“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开放战略,中国银行与前海管理局构建“政策+金融”协同服务体系。
在企业“走出去”方面,中国银行通过“深圳·前海出海e站通”金融专区,为企业提供跨境资金管理、海外投融资等一体化服务方案;针对影石创新、中集集团等出海企业,中国银行提供跨境资金池、汇率风险管理等综合服务,助力前海企业拓展全球市场。在外资“引进来”方面,中国银行协助前海管理局为国泰航空、通力电梯等跨国企业定制落地方案,提供一站式金融支持,助力提升前海对全球资源的吸引力与集聚力。
在前海,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中国银行积极推广跨境电商阳光化收汇政策,并通过“中银跨境汇如e”特色服务方案,为前海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提供高效结算服务。
物流枢纽建设是开放发展的基石。中国银行作为牵头行,累计为妈湾智慧港升级改造提供超14亿元信贷支持,并提供一揽子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成立深圳机场支行,为宝安国际机场建设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显著增强深圳作为全球供应链节点和贸易门户的硬实力。同时,中国银行大力支持高端航运业发展,为招商工业等海工装备制造企业定制授信方案,支持海洋经济壮大。
中国银行为妈湾智慧港提供金融支持(央广网发 受访单位供图)
发展同心:共促深港融合,打造大湾区“新引擎”
紧扣前海“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定位,中国银行与前海管理局等政府单位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服务等多个维度协同推进深港融合发展。
在人才创新创业方面,中国银行与前海管理局共同支持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建设,积极为朗思传感科技这样的香港创业团队提供普惠金融贷款、跨境结算等综合支持,助力深港青年创新创业。针对港澳及外籍人才,中国银行推出专属服务指南,提供跨境代发薪、线上化薪酬结汇、个人理财规划等综合服务方案,提升其在深工作生活的便利度。
中国银行支持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建设(央广网发 受访单位供图)
在深港互联互通方面,中国银行首批参与“跨境支付通”业务试点,成功落地港人向前海国际学校支付学费业务,实现汇款“秒到账”,极大便利了港人在深消费支付,促进两地人流、资金流高效流动。在现代服务业融合上,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先后与南山区、宝安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同推进深港合作等重大项目建设。例如,中国银行通过信贷支持香港新世界集团K11 ECOAST文旅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助力深港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集团全球化优势和综合化经营特色,持续深化与前海管理局等政府单位的合作,以更精准的政策响应、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共同推动前海在改革创新、对外开放、深港融合上实现新突破,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中国银行持续开展企业“出海”政策宣讲和服务对接活动(央广网发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