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中,一些有特色的城商行的投资价值正日益受到各方关注。苏州银行就是其中一家。
在最新公布的苏州银行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中,苏州银行体现出的营收能力、业绩韧性、资产质量,回报投资者的态度可以说是“亮点纷呈”。
简述几个行业里只有少数机构能达到的核心指标:
1、苏州银行2024年和2025年1季度连续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同时正增长。其中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速超10%,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排名第11位;2025年1季度增速6.80%,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排名第8位。
2、苏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自2018年以来实现"六连降",2024年末达到上市以来新低的0.83%,同期,该行的拨备覆盖率也达到483.50%的行业一流水平,资产质量持续夯实,显示了公司经营和风控能力扎实到位。
3、苏州银行可能是业内最重视股东回报的银行之一,算上2024年末拟分配的现金股利,苏州银行的现金分红比例已连续五年超过30%,处于业内领先水平。
业绩表现好、资产质量佳、股东回报意愿强。以此来对照,过去一年里,机构股东和高管层纷纷大手笔增持该行,以“真金白银”表现出的信心,就有了更完整、更全面的逻辑解析。
苏州银行还有什么特点,摊开他的年报和一季报,我们细细来看。
刚过去的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市场竞争加剧,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多变,在这样严峻的考验中,苏州银行依然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
年报显示,苏州银行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2.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6%。另外,期内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68%,持续稳定在较好水平。
2025年一季度,这样的强势表现得到延续。该行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32.50 亿元,同比增长0.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54 亿元,同比增长 6.80%,继续营收和利润双增长的良好表现。
要知道,整个2024年报里,近60家A股、港股上市银行中,归母净利润增速在10%以上的只有13家。苏州银行能占得其中一席,殊为不易。
良好发展的背后是苏州银行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指引,立足长三角一体化,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实际行动,不断拓宽金融资产“基数”的扎实行动。
从资产端观察,截至2024年末,该行公司贷款2414.8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54.82亿元,增幅达到可观的23.21%。在2015年一季度内,苏州银行公司贷款再增11.64%。
负债端方面,截至2024年末,该行公司存款本金1935.5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57%。个人存款本金2234.1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41%。2025年一季度,存款规模增速继续达到两位数(10%以上)。
在极具挑战的环境中,能够实现资产的有力扩张,足以体现苏州银行在客群、渠道中的持续深耕。
作为江苏省法人上市城商行,苏州银行在三年战略规划的起步之年,大力贯彻“苏心让您舒心”的品牌理念,写出了体系协同进化的新篇章。
公司业务板块方面,该行聚焦“科创+跨境”的业务主线。围绕科创企业全方位需求,苏州银行形成全客户需求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全生态资源管理的整体布局。其中,打造 “伴飞”品牌系列自营重点产品;积极开发“苏心科创力”专属评价模型,构建差异化科创客群服务体系;推出“伴飞计划”“展翅计划”“领航计划”三大金融支持计划等效果显著。
跨境金融方面,2024年该行国际结算量突破168亿美元,较上年实现翻番。全年外币融资发生额同比增长286%。全年外汇衍生品签约量同比增长340%。跨境业务实现规模与质量的同步提升。
零售业务板块,通过聚焦“民生+财富”取得突破。民生金融方面,全新推出零售金融服务品牌— “苏心零售”,并不断完善“苏心”民生金融生态圈。养老金融方面,打造“苏心康养”特色养老金融服务品牌。截至2024年末,三代社保卡累计发卡超470万张,尊老卡发卡近35万张。
金融市场板块方面,苏州银行紧紧聚焦核心能力建设,紧抓市场机遇,精进投管能力,积极把握市场的结构性机会。投资交易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齐头并进,依托全方位、立体化风险管理体系对各类风险进行全流程、全覆盖管控。
特别是,2024年成功发行3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和75亿元商业银行金融债(其中30亿元专用于新质生产力领域投放),成为公司投融资业务上的一抹亮色。
一家银行的业绩“含金量”不仅由业绩增速来显示,资产质量也是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
苏州银行近年坚持在管理风险中创造价值,资产质量在集团资产规模大幅增长时,依然保持了良好表现。
其中,围绕“四进四防”目标,构建“全口径、全覆盖、全流程、全周期”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依托数字化转型,加快完善智能风控体系建设,上线新综合信贷系统,升级大数据预警,优化风控模型,建设知识图谱平台。通过加强资产质量管控等手段,不断提高数字化风险监测与管理水平。
从年报和季报结果看,截至2024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0.83%,创上市以来新低,自2018年以来已实现“六连降”;拨备覆盖率483.50%,持续保持较厚的风险抵补能力;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77%,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78%,资本充足率为14.87%,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率持续向好。
随着苏州银行“稳健、有价值”的业绩形象逐步树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苏州银行。
良好、稳健的基本面,正在推动苏州银行的价值获得多方的认可,股东、管理层、外部专业机构都在持续增持苏州银行。
2024年初至2025年一季度末,苏州银行第一大股东苏州国发集团以自有资金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和购买可转债转股的方式已累计增持该行股份1.89亿股。
苏州银行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2024年内合计增持60万股,另有管理人员及其近亲属二级市场买入150.57万股。这一举动凸显了内部管理层对公司治理与盈利能力的深度认同,进一步强化了投资者信任。
内地最大寿险机构中国人寿旗下的普通保险产品账户于2025年一季度内大幅增持苏州银行,季末持有该行超1亿股。专业机构的大幅增仓,意味着机构们对苏州银行的价值正在重新认识。
另外,"苏行转债"的强赎完成,助推了苏州银行总股本增至44.71亿股,为未来信贷投放增长进一步打开空间,而穆迪对苏州银行的评级上调至投资级,也印证国际认可度提升。
而从股价来看,苏州的价值发现可能已经开始,该公司A股股价在2024年内涨幅超30%。
2024年,苏州银行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68亿元,增幅10.16%。在盈利持续增长的同时,该行坚持高比例分红回馈股东,根据年报披露,该行2024年度拟以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0元(含税),2024年中期每10股已派发现金股利2.0元(含税),全年合计派发现金股利16.47亿元(含税),现金分红比例连续五年超过30%(含2024年),与A股上市城商行相比,该行的分红率水平属于第一梯队。这一“稳健增长+高分红”的组合,体现了苏州银行对股东长期价值的深度守护。
而持续回报股东的意愿和该行强劲、有韧性的基本面,前瞻的战略和执行体系等一起构成了苏州银行“价值投资底仓”的个股特点。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家银行,该行“高回报+高成长性空间”的双重优势,正在为更多投资者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