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第六代战斗机“未来空中作战系统”项目是由法国、德国和西班牙联合推进的欧洲千亿欧元级国防项目。然而,由于法德两国之间分歧不断,项目进展屡遭延误。近日有报道称,德国正考虑把法国从该项目中剔除出去。
项目受阻
资料图:欧洲“未来空中作战系统”作战概念图(来源:中国国防报)
“未来空中作战系统”项目由德国和法国于2017年发起,西班牙随后加入。该项目旨在打造一款能够与无人机、下一代武器及先进通信系统无缝协作的战斗机。
军事观察员滕建群表示,作为欧洲规模最大的防务合作项目,德国、法国和西班牙联合研发该项目,其目标是加强欧洲的战略自主性。然而,历经多年研发,目前该项目仍处于“纸上谈兵”阶段。
滕建群:“未来空中作战系统”在感知能力、雷达探测距离以及导弹射程等方面,相较于美国的F-35战斗机具备一定优势。欧洲国家希望采购自己生产的作战飞机。该项目刚提出时,欧洲方面雄心勃勃,但由于各方利益不平衡,目前该项目还停留在纸面上。
利益失衡
资料图:法国“阵风”战斗机(来源:环球网)
由于法国达索公司与代表德国利益的空中客车公司在项目上存在分歧,该项目已面临重大延误。有消息人士近日透露,德国正考虑放弃与法国在该项目上的合作。
滕建群认为,德国和法国在该项目上的分歧,主要集中在项目制造中的工业份额分配和经费分摊等方面。
滕建群:第一是主导权问题。按照最初的规划,法国将承担至少80%的技术研发,西班牙对此表示不满;而德国为争取更多技术主导权和就业机会,也表现出强烈不满。第二是经费分摊问题。德国目前在该项目上投入的研发经费已超过法国和西班牙,但在技术研发和就业机会等方面所占份额却不及法国。若利益分配持续不均,各合作伙伴国出于地缘政治、技术发展和增加就业等方面的考量,合作可能面临破裂甚至终止的风险。
面临调整
资料图:德国“台风”战斗机(来源:中国国防报)
滕建群进一步指出,由于德国和法国在该项目上的分歧短期内难以弥合,项目要继续推进,可能不得不对合作方结构作出调整。
滕建群:从技术选择来看,欧洲很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借鉴美国的技术,并寻求与英国在发动机领域开展合作。因此,若欧洲下一代战斗机项目的合作方发生变动,对德国和法国都将构成严峻挑战。
如期实现——难!
资料图:欧洲“未来空中作战系统”模型(来源:中国国防报)
据报道,德国目前正在权衡该项目的后续推进方案,其中包括与英国或瑞典等替代伙伴进行合作。外界担忧,关于如何推进该项目第二阶段的争议,令该项目前景堪忧。此前,法国、德国和西班牙希望其“未来空中作战系统”能在2040年准备就绪。
滕建群认为,目前来看,这一计划很难按期实现。
滕建群:第一,相关国家各有考量,难以达成共识。第二,该项目难以形成体系化的空中对抗力量。第三,美国始终密切关注欧洲战机市场。如果欧洲的战机研发影响到美国军火的市场份额,美方势必会出手干预。因此,面对当前复杂局势,欧洲要真正造出第六代战斗机并不容易。
(央广网·军事频道 记者:于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