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讯: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黄浦区世博园区召开。
10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在演讲中表示,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较预期更为缓慢复杂,多领域出现倒退。数据显示,全球每11人中就有1人面临饥饿,极端贫困人口因贫困线调整新增10%,20亿人缺乏安全饮用水。2023年被确认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中低收入国家债务偿还成本达1.4万亿美元历史新高。
丁志杰强调,资金并非唯一瓶颈。以能源领域为例,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远超实际需求,但实际占比仍远未达到2030年目标。他认为核心问题在于两方面:国家治理与执行能力不足,以及全球ESG标准与本土化需求脱节。
通过越南、巴西、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清洁能源案例,丁志杰揭示了绿色转型困境:越南因电网升级滞后导致清洁能源无法有效消纳;巴西形成“发电端清洁、用电端高碳”的结构性矛盾;非洲40%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运3年后出现效能下降或停运
丁志杰介绍中国经验时指出,中国通过将环保纳入政绩考核、建立碳交易市场等制度创新,实现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球35%,单位GDP能耗显著下降。同时通过绿色信贷、双积分政策等市场机制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未来发展,丁志杰提出三个关键点:发展战略需量身定制、制度必须内生演进、政府需要具备坚实执行能力。他引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强调应构建弹性本土化、主权主导的政策体系,并指出“好的老师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治理哲学。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