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起,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开展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试点,旨在通过形成一套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推进各类电子凭证从开具端到接收端全流程无纸化、数字化处理,解决纸质票据“接收难、入账难、归档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工商银行)作为唯一全程参与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试点工作的国有商业银行,深度参与银行电子凭证标准制定,充分开展数据标准、技术路线、推广路径验证与应用,探索出了银行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应用之路,丰富高质量数字金融服务供给,有效助力银企双方绿色低碳转型。
挂图作战,发挥全行合力推进标准应用
工商银行实行集团统一管理,服务单位客户逾千万,银行回单、银行对账单每年合计逾10 亿份。为做好标准应用,工商银行建立了总分联动、专业协同的跨部门工作专班机制。总行层面,运行管理部牵头,成立科技、公司、机构、结现等客户、研发部门参与的跨部门工作专班,联合召开全行改革启动会、培训班,做好政策传导,加快系统改造,强化客户对接,保障应用工作加快推进。分行层面,各分行积极做好地方财政厅(局)沟通协调,及时掌握当地宣传推广计划和地方性改革要求,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渠道优势,通过举办沙龙、推介会等方式,做好客户宣传引导。
靶向发力,畅通电子凭证开具交付渠道
统一开具端技术规范,源头加载银行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并支持模块化组合以及多渠道对外服务输出,引导、推动接收端单位实现银行电子凭证处理、归档全流程自动化、无纸化。
图1 :银行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应用总体思路及实施路径
(一)聚焦源头贯标,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台。基于国产化文件版式和加解密算法、二维码等多项技术,将全行各渠道、各应用交易明细归集至银行电子凭证数据中台,统一加载规范的银行电子回单、银行电子对账单会计数据标准以及国产CFCA数字签名证书,并提供统一生成、存储、查阅、预览、打印、校验等标准化服务。基于“高时效大数据平台+分布式批量落地”建设方案,构建覆盖API、集团专线、企业网上银行等8 个线上核心渠道的“1+N”技术支撑体系,有效压降分渠道技术建设和运营维护成本。
(二)聚焦便捷交付,创新多渠道服务机制。创新“云回单”服务品牌,通过API、集团专线、企业网上银行、银企互联等多渠道,为央企、科研单位及部属高校、地方国企、小微企业等不同客群提供“标准统一、对接灵活”的银行电子回单服务,实现银行电子回单在企业端智能接收、精准匹配和自动归档,有效精简客户传统纸质凭证流转环节,降低运营管理成本,助力央企司库建设,助推各类型客群数字化转型。
图2 :多渠道服务示意图
在“云回单”打通银政、银企系统链路的基础上,实现银行交易明细与企业业财系统按日智能匹配、逐条精准对账,有效掌控双方实质性资金风险。与地方财政部门深度合作,实现银行流水号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凭证自动匹配,形成了从电子凭证获取、报销、预算管理一体化支付和核算,到银行业务匹配的全链路电子化闭环,有效保障国库资金安全。
(三)聚焦一站获取,探索生态化合作共建。全面建立客户线上自助签约、自助开通流程,简化获取银行电子凭证授权流程和手续,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加强平台合作,通过政务财务服务平台等第三方渠道,为接入单位提供在线申请、下载、匹配、验真等全流程、一站式数字运营服务。加强产品创新,将银行电子回单、对账单与行内金融产品相融合,为客户提供投融资管理、函证服务、票据管理等一揽子数字化转型服务,满足客户综合性金融服务需求。
(四)聚焦安全可控,严格标准应用风险管理。使用国产自主电子文件格式(即OFD版式)和密码算法,切实防范数据风险,确保信息安全。通过加载国产CFCA数字签名证书,支持接收端单位对电子凭证的离线核验、防篡改等功能,保障信息和数据的安全性。同时,基于丰富的电子化数据信息,支持客户持续升级系统风险监测预警功能,提升财务风险防控能力,全方位提高财务开支精细化、规范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图3 :银行电子回单会计数据标准应用示意图
清单推进,全力做好标准应用服务支持
前期参与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试点的400余家单位,涵盖中央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小微企业等各类客群。为支持各单位快速对接上线,总行层面,针对不同财务管理特点和业务诉求,制定专项服务手册,整理常见问答,开展专题集中宣介,积极开展上线对接。组织北京、西安等6 个服务支持中心分区域做好技术咨询、测试验证、系统投产全流程服务,助力单位快速投产。分行层面,面向试点单位,采取“高层挂帅、清单管理、责任到人、逐户对接”等方式,做好服务响应。同时,在应用过程中,一方面,从自身、客户角度广泛收集标准使用情况,从实用性、适用性、稳定性角度提出可持续完善意见建议,配合财政部做好银行电子凭证标准修订工作;另一方面,在财政部标准基础上,积极开展工商银行电子凭证规范制定工作,切实将“知标用标”落到实处。
试点期间,完成中国移动、中石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70余家试点单位上线运行,并与其他180余家试点单位开展对接、做好上线支持,累计开具符合会计数据标准的银行电子回单、银行电子对账单2.3亿份,同业占比约80%,充分验证了银行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的适用性、实用性和稳定性。工商银行《银行电子凭证规范》(Q/ICBC 3105—2024)在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联合主办、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办的金融标准化工作专项活动中,荣获2024年度企业标准“领跑者”称号。
下一步,工商银行将继续践行国有银行的责任与担当,与同业携手、与平台合作,全面加大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推广应用力度,充分发挥会计数据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为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素材提供:中国工商银行运行管理部
来源:新理财杂志社
作者:本刊记者 朱静
编辑:皓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