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尹睿
10月21日晚间,一路狂飙的黄金价格突现“高台跳水”,现货黄金在短短七小时内暴跌逾240美元,一度跌破4100美元/盎司,最终收于4068.7美元,创下自2013年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金价暴跌引发市场连锁反应
10月22日,A股黄金股开盘集体大跌,湖南白银、盛达资源跌停,晓程科技、招金黄金、西部黄金跌超9%,中金黄金、山金国际跌超8%,赤峰黄金、山东黄金跌超7%。贵金属板块成为当日A股跌幅最大的板块之一,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沪深京三市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缩量2024亿元。
国内黄金零售市场也随之调整。主流珠宝品牌金饰克价在22日大幅下调,周大福金饰报价1235元/克,较前一日下跌57元;周生生金饰报价1238元/克,下跌51元;老庙黄金金饰报价1211元/克,下跌83元,成为当日跌幅最大的品牌。
消费者趁低买入
尽管金价暴跌引发资本市场震荡,实物黄金市场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
“今天一早就来了好几对新人,趁着金价下调把看好的‘三金’全拿下了。”济南老庙黄金门店一位工作人员22日下午对记者表示。虽是工作日,但前来购买黄金饰品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市民在某黄金专柜选购饰品
在周大福专柜,一位正在选购金饰的消费者告诉记者:“我一直关注金价,之前觉得太高没下手,今天看到降价就赶紧来了。长期来看,黄金还是保值的。”门店工作人员也表示:“虽然黄金不一定能买到最低点,但也不会买到最高点,长期持有肯定能挣钱,但关键是要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合理配置。”
此外,该工作人员还向记者透露:“虽然国际金价下跌,但我们的一口价产品将在11月4日全面上调价格,新的价签已经到店了。目前这个阶段,一口价产品的性价比更高一些。”
暴跌背后的多重因素
针对此次金价剧烈波动,广东南方黄金市场研究院宋蒋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金价本轮急涨后存在技术性回调需求,叠加东欧局势缓和、美国政府停摆危机有望解决、国际贸易局势改善等因素,短期避险情绪消退加速抛售。
光大期货研究所有色金属总监展大鹏也指出,上周贵金属价格一度出现快速冲高,从盘面来看存在过热现象。随着地缘政治出现缓和消息,特朗普在贸易态度上的软化,贵金属市场也出现快速调整和获利了结情绪。
此前,据新华社报道,法国总统府21日发布一份多名欧洲领导人关于乌克兰问题的联合声明,称“强烈支持”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即俄罗斯与乌克兰立即停火。这一消息缓解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削弱了黄金的避险吸引力。
此外,宋蒋圳进一步指出,今年以来金价涨幅已超60%,部分机构选择平仓提前锁定全年利润。机构平仓过程中,进一步推动了由基本面变化引起的金价波动,导致触发程序化交易平仓,加速了金价调整的趋势。
短期震荡不改长期看好?
尽管当前金价出现大幅回调,但多家国际投行仍看好黄金未来走势。
汇丰银行近期在一份大宗商品展望报告中表示,黄金的上涨动能有望持续至2026年,目标价为5000美元。报告强调,美国财政赤字问题是推动黄金需求的重要因素,投资者越来越多地将黄金视为对冲债务可持续性风险和美元潜在走弱的工具。
光大证券同样表示,长期来看,看多黄金的大逻辑并未发生改变。该券商指出,美债偿付风险和美元购买力下降的问题仍然存在。在美国进入流动性宽松周期后,财政赤字货币化将再次打开美国债务扩张空间。黄金作为超主权货币,将继续成为对抗以美元为代表的信用货币走弱的最佳选择。
华安基金则提醒投资者注意短期风险:根据沪金主力平值IV指标,本轮黄金交易的波动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历史上与2024年4月18日、2024年10月30日、2025年4月类似,数值均超过20。指标值较高提示短期交易过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