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金融网首席金融观察员 大河
10月27日,宁波银行(002142.SZ)披露的2025年三季度报告,以多项核心指标的稳健增长与结构优化,勾勒出这家城商行在复杂经营环境下的高质量发展轨迹。总资产首次突破 3.5万亿元大关,营收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不良率连续18年维持低位,这份财报既展现了规模扩张的韧性,更凸显了经营质量的持续提升。
业绩增长:营收利润双升,增速逐季加快
2025年前三季度,宁波银行经营业绩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核心盈利指标均实现同比增长且增速较上半年有所提升。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549.76亿元,同比增长8.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4.45亿元,同比增长8.39%,这一增速在已披露三季报的城商行中处于前列。
单季度数据更显增长动能的强化。第三季度,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78.16 亿元,同比增幅升至9.19%;归母净利润76.73 亿元,同比增长8.71%,两项指标增速均显著高于前三季度整体水平,显示出业务增长的加速态势。盈利能力方面,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 13.81%,保持了城商行中的优秀水平,印证了其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
规模扩张:资产首破3.5万亿,结构优化支撑效益
截至2025年9月末,宁波银行资产总额达到35783.96 亿元,较年初增长14.50%,首次迈入3.5万亿元资产规模梯队,标志着其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规模增长的同时,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为盈利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资产端,贷款及垫款总额17168.23亿元,较年初增长16.31%,增速高出资产总额增速1.81 个百分点,体现出信贷业务在资产配置中的核心地位。其中,对公贷款成为增长主力,同比增速达32.1%,第三季度环比亦增长7.82%,这类高收益资产占比的提升,直接推动了盈利效率的改善。负债端,存款总额20478.04亿元,较年初增长11.52%,为信贷投放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形成 "存款 - 贷款 - 盈利" 的良性循环。
营收结构:息差企稳反弹,非息收入亮点突出
营收结构的多元化与高质量,是宁波银行三季报的重要看点。在银行业净息差普遍承压的背景下,该行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了息差的边际改善,同时非息收入的快速增长进一步优化了收入结构。
利息收入方面,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息收入394.96亿元,同比增长11.83%,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关键指标净息差表现亮眼,三季度末为1.76%,虽较去年同期下降9个基点,但较今年第二季度环比反弹2个基点,且降幅小于多数上市银行的10个基点以上。这一改善主要得益于负债成本的有效控制,第三季度单季负债成本1.65%,较去年同期下降41个基点,显示出该行在存款结构优化与成本管理上的显著成效。
非息收入中,净手续费收入成为最大亮点。前三季度净手续费收入48.48亿元,同比增长 29.31%;其中第三季度单季收入20.43 亿元,环比增长47.19%,同比增幅高达94.02%。这一增长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带动的代理基金收入增加,以及保险产品调整窗口期的代理保险业务增长,更与子公司永赢基金规模翻倍的协同效应密切相关。尽管受债券市场价格下跌影响,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降 9.03%,但整体非息收入结构的改善趋势已十分明确。
资产质量:18年低位运行,风险抵补能力夯实
连续18年保持不良率低于1%,宁波银行用三季报数据延续了其资产质量的行业领先优势。截至9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0.76%,与年初持平,较南京银行等同类城商行的0.83%更具优势。
风险抵御能力同步增强,拨备覆盖率升至375.92%,较中报提升1.76个百分点;拨贷比2.85%,较中报微升1个基点,两项指标均处于上市银行最高梯队。更值得关注的是,资产质量的前瞻性指标持续改善:前三季度新生成不良余额下限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0%,正常贷款迁徙率 1.99%,显著低于2024年三季报的2.63%。在资产质量改善的背景下,该行信用减值计提同比增加 33.65%,既体现了审慎的风控理念,也为未来业绩稳定释放预留了空间。
市场信心:股东结构优化,投资价值获认可
市场对宁波银行的发展前景给予了明确认可,股东结构的变化直观反映了这一趋势。三季度,深股通增持3200万股,显示出外资机构对其投资价值的青睐。与此同时,股东人数从半年报的10.26万人增至11.84万人,增加1.58万人,说明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投资者基础进一步扩大。
从市场表现看,10月27日收盘时,宁波银行总市值在A股城商行中排名第二位,较高的估值水平与其实力相匹配。机构研报指出,其 "营收质量高 + 资产质量稳" 的基本面,在顺周期逻辑下具备估值修复空间,这一判断与市场资金的配置方向形成呼应。
驱动逻辑:战略协同与风控筑基高质量发展
亮眼业绩的背后,是宁波银行长期坚持差异化战略与精细化管理的结果。在业务布局上,该行构建了"9+4"多元化利润中心体系,公司本体的9个业务板块与永赢基金、永赢金租等4家子公司协同推进,形成了覆盖全业务链条的盈利矩阵,子公司在各自领域的稳健成长进一步增强了发展韧性。
金融科技的深度赋能成为重要支撑。通过升级鲲鹏司库、财资大管家等数字化服务体系,宁波银行在提升客户服务效率的同时,优化了存款结构与负债成本,为息差改善提供了技术保障。而 "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 的理念贯穿始终,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不仅守住了资产质量底线,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营竞争力。
高质量发展底色愈发清晰
宁波银行2025年三季报,以 "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同步、盈利增长与结构优化并行" 的鲜明特征,诠释了城商行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总资产突破3.5万亿元的规模跨越,叠加8.39%的净利润增长与0.76%的不良率,构成了 "最牛财报" 的核心支撑。从息差企稳到非息发力,从资产质量夯实到股东信心提升,各项指标共同印证了其整体经营水平的持续增强。
在银行业转型深化的背景下,宁波银行凭借区域地缘优势、多元化利润布局与审慎风控体系,已形成显著的差异化竞争力。这份财报不仅是对过往发展的总结,更预示着其在服务实体经济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仍有广阔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