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金融八卦女特约作者:铁马
· · ·
最近,黄金价格持续高位震荡,一种名为 “错过一个亿” 的梗在网络上爆火,“当年200多一克的黄金我没珍惜,如今1000多一克才追悔莫及,真是错过了一个亿!”
这种带着苦涩的幽默,背后是大家对 “暴富机会溜走” 的集体焦虑。
说句实话,黄金今天被疯抢,纯粹是因为其他投资选择看起来更让人“提心吊胆”一些。毕竟存款利率跌破1.6%、国债收益也不高、股市基金处在高位反倒让大家不敢买。咱们绝大多数人都是“风险厌恶型选手”,买张刮刮乐都要纠结“买了没中咋办”。
为什么眼下盲目追黄金不可取?因为黄金这家伙,说到底是典型的“佛系躺平资产”,它不创造价值,不像企业或股票那样能生出利润或分红,只不过是从地下被挖出来,转手存进金库,天生就缺了那口“生产力”的气。
它的价格呢,很大程度看市场心情和避险需求,说白了,更偏向投机,而不是长期投资。黄金已经站上高位,后面还能冲多高?谁也没把握。最近金价反复横跳,要是你一不小心追高进场,一天跌去几个点,那滋味确实不太美妙。对了,拿着黄金还提心吊胆,不少人和八妹说,专门去银行给家里的金条、金首饰租了个保险柜,一年还得几百块钱。
所以,错过“一个亿”的机会,不过是你基于当时的情况和认知,做出了最稳妥的选择。小富靠攒,暴富?那得靠命里带。
1.
/ “错过一个亿”之后,
我们该如何安放财富? /
很多人从投资的角度发现,黄金拉长看几乎必涨,但节奏实在太慢。回想十几年前那波冲进去的“黄金大妈”,如今确实解套赚钱了,可中间价格一度跌到两三百,多少人没拿住就卖了?真正熬过寒冬的人,从来都是少数。
但是不买黄金,总觉得错过了点啥,有什么理财方式既能长期帮你管住套现的冲动,又能保证收益率?
换个思路,或许局面就打开了,来看看分红险。分红险的合同里,清清楚楚写着“保证收益”。哪怕宏观环境影响再大、市场利率再走低,该给你的部分,雷打不动。
为什么这么说?分红险的底层逻辑很简单:你交的保费,由保险公司的专业团队打理,进行全球范围的资产配置;投资所产生的收益,再按约定比例分回给你。换句话说,你的钱,一直有人在背后默默替你打工、做规划——你只需要安心生活,资产增值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对了,分红险自带的“保证+浮动”收益结构,既能兜底,又留有想象空间。你不再需要每天盯着金价起伏,也不需要纠结什么时候该卖,一切都按合同来,省心,也省时。
所以,如果你在找一个不折腾、拿得住、还能稳步向上的理财办法,不妨把分红险纳入你的考虑清单。它肯定不是最快的路,但可能是比较稳的那一条。
那分红险该怎么选?记住这三条,帮你避坑选对:
一看公司实力,找个“靠谱队友”。
分红险,它的可靠性,从你投保那一刻起,就有法律层层“护航”。
收益写进合同,保底收益一定会给客户,浮动收益按照监管要求保险公司要把投资收益的70%拿出来分红。
这部分“分红”,则来自保险公司的“三差盈余”:
死差:预计100人中有5人去世,实际只有3人,保险公司要支出的理赔款少了,省下来的就是“死差”;
利差:假设投资收益3%,实际做到5%,多赚的2%就是“利差”;
费差:预计花10%的成本卖保险,实际只花了8%,省下的就是“费差”。
分红能分多少,全看公司经营得怎么样。所以选公司,要看综合实力。比如平安人寿,每年都早早公布红利实现率,披露时间长、透明度高,在整个行业里非常拉好感,另外,平安人寿2024年9月后上线的12款产品分红实现率均超过100%。
当前,中国平安持有着6.41万亿元的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近十年平均净投资收益率达5.0%,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亦稳健保持在5.1%的水平,这组数据,就是它“想分、有钱分、能一直分”的硬实力。
二看投资账户:好比“尖子生班”。
许多保险公司都为分红险设立了专门的投资账户,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追求“稳健增值”的强化特训班。比如平安人寿的“稳赢宝”分红账户,它有一套独特的“三仓”配置策略:
短期战术仓,就像灵活的快反部队,在当前的存量经济里,主要通过并购等机会寻求稳健回报;
中期情景仓,则像前沿侦察兵,提前布局AI、创新药这类新质生产力,瞄准未来的增长引擎;
长期战略仓,则是压舱石,在低利率环境下,重点投资大型基建、不动产租赁等能带来确定性收益的优质资产。
卓越的收益,始于优质的项目,更依托于甄选并管理这些项目的精英团队。平安人寿拥有一支平均从业12年、平均年龄37岁以上的核心力量,团队成员90%以上为硕士学历,超60%具备海外市场经验,40%以上持有CFA/FRM/精算师等顶级专业认证。基于深厚的全球视野与专业积淀,团队形成了清晰的战略布局:在全球聚焦科技与基建,在国内则精准把握“新基建”的物流升级机遇,并长期持有地铁轨交等核心资产,共同构筑了财富稳健增值的双重保障。
简单来说,你的钱进入这个“特训班”,就有专业团队替你打理,帮你投资那些个人通常难以触及的核心资产,让你的财富在不知不觉中“默默打工增值”。
三看增值权益:超越金钱的“隐藏福利”。
达到一定条件后,你还能解锁家庭医生、居家养老、高品质康养、自营医院,以及运动、文娱等权益。比如平安体系内还有许多高端医院(如北大国际医院),这类资源在行业里非常少见。所以你买的不仅是一份保险,更是一张关于生活品质的“入场券”。再退一步说,就当这些权益是“薅羊毛”,一边能享受相对确定的收益,一边还能薅羊毛,这下“错过一个亿”的落差感会不会少一点?
2.
/ 缓解生活焦虑的“利器” /
分红险最适合什么人?八妹觉得有三个群体可以优先考虑。
第一种,焦虑的中年人。
上有老下有小,手里有点积蓄却不敢乱动,放银行怕贬值、投股市怕波动,是大多数中年人的写照。分红险刚好卡在“求稳”和“想增”的中间地带:下有保底收益托底,上有分红机会博取潜力。
例如平安最近的新产品御享分红26,交费期满一定年度后,现价按约1.75%增长至终身可作为家庭配置的“压舱石”,无惧外部波动,万一急着用钱,也支持保单贷款。再搭配像“招财宝”这样的万能账户,分红还能转入二次增值,相当于给财富加了个“加速器”,进退都从容。
第二种,为孩子长远铺路的家长。
从教育到婚嫁,再到创业起步,每一步都是“钱”在打底。现在准备不足,未来可能步步被动。有人在小红书分享:“小时候学习不好,爸妈早早买的保险,成了我成年后的第一桶金。”命运的回旋镖,总在多年后精准命中。
这类家庭可以关注像“御享分红26”这类产品,它的“双被保人”设计,让父母和孩子共同作为被保人,一张保单拉长两代人的增值周期。未来需要传承时,可无缝转为孩子一人,实现“爱的延续”。
第三种,临近退休的“稳健实力派”。
打拼大半辈子,积累不易,最怕的是什么?不是退休,而是退休后“收入断流”。年纪越大,越需要一笔确定、持续、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分红型年金险这时就特别合适——提前锁定“退休专属金”,到点领钱,活多久领多久,为“长命百岁”提前备足底气,晚年不心慌。
说到底,为以后的生活投资布局就像找对象——黄金是那个让你心跳加速的“crush”,总让你提心吊胆;而分红险,更像是那个靠谱的“对象”,或许少了些惊心动魄,却能给你稳稳的陪伴和确定未来。与其为错过的行情拍红大腿,不如主动选择一个“躺赢”姿势——让专业的人去操心收益,而你,只管安心生活,顺便还能解锁那些隐藏的康养、医疗“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