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积极表达善意,荷兰方面却一意孤行,导致中荷关于安世半导体争议问题的谈判再次破产。
据商务部官方消息,10月4日,中方针对荷兰政府侵夺中企安世半导体控制权一事,做出了回应。
在回应之中,发言人痛斥荷兰,并列出了三大罪行。
首先,荷兰政府不顾正常的经贸秩序与法律根据,于9月30号发布行政令,不当干预中企内部事务,严重侵害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其次,事情发生之后,荷兰政府不想着平息事态,反而升级了全球供应链的危机。
就在10月26号,荷兰方面宣布停止向安世半导体中国分公司供应晶圆,导致后者无法正常生产,造成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整体动荡和混乱。
最后,在全球汽车产业链受到此事影响之后,中方主动表达善意,于11月1号宣布将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并积极跟荷兰商议恢复供应链,但荷兰方面依旧一意孤行,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
这三大罪名同时列出来,充分的体现出了两件事:

第一,这次中荷关于安世半导体的摩擦,乃至全球汽车产业链因此受到的影响,完全是荷兰方面挑起的,跟中国没有任何关系。
第二,事情发生之后,哪怕到了现在,荷兰依旧没有任何坦诚的解决问题的态度,反而有一种要绑架全球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借此向中国施压的意思。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荷兰断供安世半导体晶圆的行为。
此前,安世半导体荷兰总公司,明明欠了中国分公司10亿人民币的货款,却以中国分公司未能履行合同付款为由,暂停对安世半导体中国分公司供应晶圆。

这种颠倒黑白的做法,摆明了就是主动升级全球供应链危机,妄图以此要挟中国。
正所谓“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相比于荷兰来说,中国就是那个“高个子”,而荷兰抢夺安世半导体,导致全球汽车产业链整体陷入供应链危机,则是“天塌下来了”。
荷兰现在仗着欧美和自己是一边的,想着他们惹出祸,让中国承担后果,显然是不可能的。
我商务部发言人在此次的记者会上明确表示,中国将坚定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并努力稳定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通畅。

这两句话里,坚定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在稳定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之前,就说明了一切。
说白了,全球汽车产业链的稳定和通畅,那是大家的事情,中国虽然愿意为此做出努力,但以道德绑架的方式,让中国牺牲自己的企业利益,去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那是不可能的。
现在商务部把荷兰政府在这件事情上的表现公之于众,就是为了告诉全球其他国家,在安世半导体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已经做了自己所能做的。

接下来如果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因此受到影响,欧美的汽车企业因此遭受损失,那也跟中国无关,完全是荷兰单方面一意孤行导致的。
对于欧美来说,核心诉求在解决这件事,现在中方已经做出努力了,而荷兰无动于衷,那随着欧美自家汽车产业受到影响,自然是要回过头去施压荷兰的。
到了那个时候,荷兰就是众叛亲离,众矢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