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男孩阳阳因长期打鼾未治疗,腺样体肥大堵塞90%气道,最终发展为极重度睡眠呼吸障碍。”珠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副主任医师陈帅君教授近日接诊的案例引发关注。专家提醒,我国12.5%的儿童患有睡眠呼吸障碍(OSA),长期口呼吸不仅会导致“腺样体面容”等不可逆畸形,更会影响身高、智力发育。
暑假来临,3-6岁儿童正处于干预关键期,家长应抓住黄金期带孩子就医评估。
“呼噜娃”隐患:
从面容畸变到全身健康危机
“很多家长误以为孩子打鼾是‘睡得香’,实则是健康警报。”陈帅君教授介绍,其门诊中因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导致气道阻塞的患儿十分常见,阳阳就是警示——3年前家长发现其打鼾未重视,直至7岁时扁桃体Ⅲ度肿大、腺样体几乎完全堵塞呼吸道,确诊极重度OSA,同时合并肥胖、肾炎等并发症。
“这类患儿若早期干预,完全可避免病情恶化。” 陈帅君指出,OSA对儿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比如颌面发育畸形,由于长期口呼吸导致硬腭高拱、牙列不齐,6岁后面容定型60%,形成“上唇短厚上翘、下颌后缩”的腺样体面容。同时,由于睡眠缺氧使深睡眠减少,生长激素分泌受抑,OSA患儿身高体重常低于同龄人,学习成绩显著低于健康儿童,导致智力与生长发育滞后。另外,也有部分患儿合并中耳积液可能导致传导性耳聋,也有一部分患儿在成年后高血压风险增加2-3倍。
分级诊疗体系:
从药物到微创的精准干预
针对腺样体肥大问题,珠江医院建立了从药物治疗到微创手术的“阶梯式”治疗方案:
(一)保守治疗(轻度肥大,A/N比值<70%) 鼻腔抗炎: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缓解黏膜水肿; 免疫调节:使用细菌溶解产物(OM-85)增强呼吸道防御,降低反复感染概率。
(二)微创手术(中重度肥大或保守无效)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手术时间仅30分钟,出血<2ml,3岁以上患儿可当天手术当天出院,对堵塞>70%的腺样体效果显著; 扁桃体同步切除:若扁桃体年感染≥6次或影响吞咽言语,需与腺样体同期切除,避免“上下游”气道联动阻塞。 (三)术后管理 :“90%患儿术后1个月鼾症明显改善,但口呼吸习惯需专项训练纠正。”陈帅君建议家长指导孩子做“包唇练习”“吹纸操”,通过肌肉训练重建鼻呼吸模式。
多学科联动:
破解“气道-面容-心理”连锁难题
为解决腺样体肥大引发的复合型问题,珠江医院已经开设了儿童颜面管理MDT门诊, 耳鼻喉科:切除腺样体/扁桃体,解决气道阻塞,同步开展过敏性鼻炎脱敏治疗; 口腔科:7-12岁黄金期介入牙齿矫正,针对下颌后缩患儿采用功能矫治器引导颌面发育; 术后康复:呼吸训练师指导口周肌肉功能恢复,避免畸形复发。
更具创新性的是该院“多学科联合手术”模式——耳鼻喉科、小儿外科、麻醉科等团队可一次性完成“腺样体切除+包皮环切/疝气修补”等多台手术,将多次麻醉风险降至最低。“曾有位5岁患儿同时解决了气道阻塞与包皮过长问题,康复周期缩短50%。”陈帅君说。
暑期就医黄金期:
家长需警惕四大信号
“6-8月是儿童诊疗空窗期,适合术后恢复与习惯矫正。”陈帅君列出需立即就医的四大预警信号:
1. 睡眠时打鼾伴呼吸停顿、张口呼吸;
2. 反复“感冒”不愈或单侧鼻塞、听力下降;
3. 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或嗜睡;
4. 门牙前突、上唇上翘、下巴后缩等面容改变。
专家特别提醒:3-6岁是腺样体生理性肥大高峰,也是干预最佳窗口期。“此时治疗可阻断70%的面容畸形与发育损伤,错过则可能需要终身矫正。”
文| 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卢钰仪
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