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京报网报道,当地时间7月4日,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这一法案自提出便饱受争议,如今正式落地,其背后隐藏的意图值得深入剖析。“大而美”法案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推出的标志性立法议程,从本质上来说,它是2017年减税政策的延续与升级。法案厚达近千页,条款繁杂,涵盖了税收、医疗、国防、能源等多个关键领域。
在税收方面,法案将2017年《减税与就业法案》中针对企业和个人的减税政策永久化,还新增了个人及企业减税条款,同时提高州及地方税的扣除额上限,扩展企业所得税的抵扣范围。举例来说,企业税率从2017年减税前的35%永久降至21%,这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医疗保健领域,法案重点削减了医疗补助计划。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未来10年,约1180万美国人将因该法案失去医疗补助保险。通过提高贫困群体获得医疗保险的门槛,预计可削减约7000亿美元的相关支出。
国防支出上,美国原本国防开支就已达1万亿美元,此次法案再度增加国防投入,为舰艇建造、弹药生产和“金色穹顶”反导系统等项目注入新资金。
能源政策也有重大调整,法案削减了清洁能源补贴,全力支持传统能源产业,试图重振煤炭和石油等传统能源行业。
回顾2017年税改,其在短期内确实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一定刺激。当时,企业投资有所增加,消费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振,失业率下降,GDP出现增长。“大而美”法案期望复刻这一成果,通过大规模减税,让企业有更多资金用于投资和扩大生产,刺激经济增长。企业所得税减免额度提高和抵扣范围扩展,能让企业有更多资金投入研发或购置新设备,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带动经济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