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开发银行最新消息:今年上半年,国开行在黄河流域9省区发放相关贷款超2000亿元,有力推动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实施,为保护母亲河贡献金融力量。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垃圾处理点“废”成金。今年以来,国开行陕西分行已发放贷款1.2亿元,用于建设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大件拆解中心以及采购垃圾回收、转运、处理设备和新能源垃圾车。预计2026年“两中心”建成后,每天可处理200吨生活垃圾和490吨废钢铁、废塑料、废有色金属等工业固体废弃物。
污水治理化浊为清。沣河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一级支流。曾几何时,沿河污水直排问题给沣河生态带来影响。国开行陕西分行累计发放2.7亿元贷款支持当地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通过新建6座污水处理站,铺设约246公里污水收集管网,将千家万户的生活污水“应收尽收”,解决直排问题,全面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目前,项目进度已过半,待全部建成后,可日处理生活污水2500立方米。
有力支持水资源高效利用
引黄工程“解渴”山西。“守着黄河缺水喝”曾长期困扰着三晋人民。中部引黄工程是山西输水线路最长、投资规模最大、受益人口最多的引水工程。国开行山西分行支持的中部引黄县域配套水网工程是衔接中部引黄骨干工程与市县用水需求的“最后一公里”,将黄河水引到山西省4市16县作为生活、工业及农业用水。工程建成后,年供水量将达3.05亿立方米,新增及改善灌溉面积58万亩”。
灌区通水助力丰收。在河南,小浪底北岸灌区二期主体工程现已全部建成。项目从黄河和蟒河取水,用于灌溉济源市、武陟县等地农田。国开行河南分行靠前发力,充分发挥“融资+融智”优势,协助编制项目配套融资收益平衡方案。
“解决灌溉用水短缺问题的同时带动粮食增产、改善民生。”河南分行客户经理朱振乾介绍,工程投用后,将新增灌溉面积30.7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9.89万亩,促进粮食年增产0.74亿斤,实现“用水”与“兴农”双赢。
循环利用解决难题。国开行河南分行今年发放5252万元贷款,支持开封市东南片区垃圾污水及配套管网(暨东南片区提升改造)项目,为高效用好水资源探索了新路子。“该项目不仅建设污水处理厂和管网,还配套建设中水回用管线,实现从单纯的‘处理—排放’向‘处理—再生—利用’转变,推动水资源循环利用。”河南分行客户经理曲洋介绍,目前工程进度已达75%,预计2026年全面投产后,中水回用率可达70%,将用于造纸、化工、发电等行业,替代黄河取水。
助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绿电绿水协同增效。国开行宁夏分行充分发挥大额长期资金优势及能源领域服务经验,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助力牛首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洞室群和地面开关站等工程建设。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消纳利用绿电15.1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5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9.4万吨。同时,新增128万平方米水域,提升周边植被覆盖率至70%,有效减少入黄泥沙,实现“绿电”与“绿水”协同增效。
“风光治沙”筑牢屏障。内蒙古能源集团杭锦旗防沙治沙110万千瓦风电光伏一体化一期项目创新采用“新能源+防沙治沙”相结合的方式,在建设光伏、风电清洁能源的同时,同步推进14万亩沙地治理。今年以来,国开行内蒙古分行发放6.3亿元贷款,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长期、大额、稳定的资金保障。
“内蒙古分行通过提前谋划、主动对接,开辟绿色通道,推动资金加快投放,统筹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助力探索出‘风光治沙’的可复制路径。”内蒙古分行客户经理武昊表示,预计2026年一期项目运行后,年均可减少标煤消耗75万吨,同时稳步推进沙地治理,助力黄沙增绿扩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