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多家银行发布消息,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最大降幅25个基点。
其中活期利率下调5个基点至0.05%;定期整存整取三个月期、半年期、一年期、二年期均下调15个基点,分别为0.65%、0.85%、0.95%、1.05%;三年期和五年期均下调25个基点,分别至1.25%和1.3%。
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正式跌破“1%”。
以某国有大行为例,仅作示意
存款利率下调:降息后的市场化传导
业内人士对此次存款利率调整已有预期。受访专家亦表示,此次下调存款利率是5月7日降息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出席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时宣布,自5月8日起,下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0.1个百分点。
潘功胜表示,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经过市场化的利率传导,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随之下行0.1个百分点。同时,央行也将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相应下调存款利率。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以及较为完整的市场化利率体系。央行通过调整政策利率,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如同业存单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如国债收益率),并影响存贷款利率(如LPR和银行存款挂牌利率),进而促进消费和投资,提升社会总需求,支持经济发展。
简单来说,“放出去”的贷款利率与“收进来”的存款利率之间的利息差是银行主要盈利来源,LPR下降推动了银行贷款利率的下行,为了盈利考量,存款利率随之出现下降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理财替代何处寻?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引擎和模式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市场利率逐步下台阶成为大势所趋。
在银行利率不断走低的大背景下,未来能够稳稳拿到的利息越来越少,居民稳健理财何处去?有哪些可以考虑的替代选择呢?
同业存单基金
同业存单基金是被动跟踪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的指数基金产品,基金资产的80%投资于同业存单,不仅具备指数基金透明度高、投资成本相对较低、分散化的特点,同时相较传统理财投资范围更广、运作策略更积极、具备更大的收益空间。
同时该基金不向投资者收取申购费用,持有满7天即可免赎回费,帮助投资者降低成本。7天封闭期较短,流动性较好,预期风险收益介于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之间,适合投资者进行短期闲钱理财。
纯债基金
纯债基金主投债券,除非债券发生了违约,一般而言持有至到期能获得的现金流是固定的,所以债券投资又被称为“固定收益投资”,被视作资产配置中的“压舱石”。
根据投资标的的久期不同,纯债型基金还可以进一步分为短期纯债型基金和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二者的区别在于,短期纯债基金主要配置的是剩余期限较短的短期债券,也就是指那些剩余期限不超过397天(含)的债券资产。
而中长期债券型基金通常以配置中长期债券为主,一般所投债券期限配置或组合久期通常在1年以上,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配置短期债券,还可以不同策略运作博取资本利得,一般而言收益性、波动性略高于短债基金。
纯债型基金最主要的风险就是“踩雷”,也就是买到了因为违约而不能如期兑付的债券,所以也建议大家选择历史业绩较好、固收投研能力较好的投资机构。
“固收+”类基金
往后看,市场无风险利率下行将是中长期趋势,如果资产配置中存款、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较多,那么账户的弹性可能稍显不足。在打牢资产配置“地基”、合理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基础上,也可以试一些增厚收益的方式,比如——“固收+”类基金。
这类产品以债券打底,旨在获得稳定债券收益的同时,通过配置权益资产来博取业绩弹性。其实就是通过股债的科学搭配,以提高投资的性价比和持有体验。其中:
一级债基属于债券型基金,不能直接进行股票的二级市场交易。所以现在的一级债基如果在持仓里有股票,那么可能是通过可转债转股获得的,需要在规定期限内卖出。
二级债基也属于债券型基金,同样不参与打新,但可以直接进行股票二级市场投资,权益类资产不超过两成仓位即可。
偏债混合型基金属于混合型基金,长期平均风险和预期收益介于股票型和债券型之间,可以参与IPO打新、也可以进行股票二级市场交易,权益资产仓位通常在10-30%左右。
这里小夏也总结了一下债券类基金的不同收益表现,大家也可以对照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决策~
在净值化改革的时代洪流中,刚兑的神话已被打破,市场上已经不复见能够保证“稳赚不赔”的投资圣杯。但无论何时,不要为高溢价付费,做理性的、看得懂的投资。毕竟风险与收益是投资的一体两面,适合自己的、拿得住的才是最好的投资~
滑动查看风险提示↓↓↓
以上内容参考:金融时报,每日经济新闻、华尔街见闻等。
风险提示:1.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2.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3.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4本资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