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阿里法拍平台上31件金条拍品开拍,一天之内如此数量众多的金条上拍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记者了解到,这31件金条由江西省金溪县人民法院上拍,金条共计重达5340克,共有近300人次报名竞拍,在一天的竞拍时间内,这31件金条拍品全部成交,成交总价超过400万元。今年来,阿里法拍平台上由法院上拍的黄金拍品猛增,随着黄金价格的持续坚挺,法拍平台上的黄金拍品热度不减。
阿里法拍平台上上拍的多笔金条被拍走。
31件金条拍品同时开拍引关注
7月19日上午10点钟,由江西省金溪县人民法院上拍至阿里法拍平台的31根金条同步开拍,这31根金条分为31个订单上拍。这31根金条中,重量为20克的金条有2根,重量为50克的金条有4根,重量为100克的金条有11根,重量为200克的金条有10根,重量为500克的金条有4根。
据了解,此次上拍的这批金条涉及一起刑事案件,处置参考价为2025年7月2日金条回收价格,起拍价为730每克,起拍总价为389.82万元,评估价为764元每克。
经统计,此次上拍的这31根金条中,有25根是中国建设银行的金条,有6根是中国黄金金条。相关部门出具的鉴定书显示,该批金条的纯度为999‰。
法拍平台显示,此次上拍的31根金条赚足了眼球,每件拍品都有多名竞拍者参与竞拍,多根金条的报名竞拍人数超过10人,31根金条的总报名人数将近300人次。
500克金条上拍。
成交价低于当日银行金价,买家捡漏
竞拍开始后,竞拍者纷纷出价,这也就意味着这31根金条均会被拍走,只不过是价格高低问题。“从每笔法拍订单来看,竞争并不是很激烈,竞拍者出价比较理性。”同样关注该批法拍金条的业内人士周先生告诉记者,如此大规模的竞拍,应该会有竞拍者在多笔订单中重复报名的情况。“订单多,也就给了报名者捡漏的机会,一笔订单超过预期,很可能会在其他订单中捡漏。”
法拍平台显示,在竞拍开始后,金条的价格很快就达到了评估价,而价格在超过评估价后,竞拍者出价就明显放缓。直到距离竞拍马上要截止时,竞拍者再次谨慎出价,在最后时刻出现了一段竞拍小高潮。
记者注意到,20日10点24分左右,31根金条的竞价全部结束,而最后每克的成交单价在771元至776元之间,而当日中国建设银行投资金条的购买价格为788元每克。“法拍平台显示,这批金条都有购买记录和鉴定报告,同时,也是现在市面上常见的银行金条和大品牌金条,就品质而言是有保障的,而成交价比当日银行的金条价格低,抛去其他成本,比如现场取金条的交通费,可以说是捡了小漏。”周先生表示。
记者初步估算,此次31根金条的成交价高于410万元,而从竞拍确认书来看,有几名竞拍者拍下不止一根金条。“这种相对分散的拍卖方式,对上拍机构来讲能够吸引更多报名者,降低报名门槛,对于竞拍者来说也能够分散竞争压力,达到捡漏的目的。”周先生分析。
500克金条成交。
法拍捡漏虽好,但不懂者慎入
“法拍捡漏,是如今不少竞拍者参与法拍的初衷,而如今法拍也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规范的领域。”深耕法拍执行领域多年的祝女士告诉记者,近年来法拍房、法拍车、法拍贵金属等受关注度越来越高。“随着法拍贷业务的开展,法拍房成交率有了明显的提升。”
“就法拍黄金来看,由于市场上黄金价格居高不下,不少竞拍者想从法拍市场捡漏,因此近一段时间法拍黄金的关注度更高,今年来法拍平台上由法院上拍的金条数量增加明显。”祝女士说,但是竞拍者若是想要“闭眼入”,那么很可能会入坑。
祝女士告诉记者,法拍黄金一定要注意一些风险隐患。“一般来说,法院在拍卖公告中会明确标注,对拍卖标的物所作说明和提供的照片仅供竞买人参考,法院不对拍卖标的物的规格、重量、成色、质地、种类、真伪及证书等真实性作任何承诺和保证,拍卖标的物以实物现状及交付时为准。”祝女士说,“也就是说,法院不对相关鉴定机构的鉴定结论负责,因此需要竞买人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你像一些没有发票、行业内不知名企业铸造的金条,一定要慎之又慎,因为很可能会存在成色不足的情况。”
“再者,在竞拍过程中,一定要对市场上的金价有一个了解,否则上头竞拍非但不能捡漏,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一旦悔拍,保证金也将不再退还。”祝女士建议竞拍人在竞拍前一定要对拍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无论是法拍房还是黄金,能够现场看样,尽量选择现场看样,如果缺乏相关知识,可以多渠道咨询专业人士。”
(半岛全媒体记者 尹彦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