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5年4月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在解读4月外汇收支形势时,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介绍,4月,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173亿美元。从渠道上看,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意愿持续向好。4月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109亿美元,处于较高水平。4月下旬,外资投资境内股票转为净买入。
近年来,境外机构普遍看好我国债券市场,参与积极性持续提升。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15日,共有1160余家境外机构进入我国债券市场,涵盖了70多个国家地区的主权类机构和商业类机构,持有债券总量4.5万亿元,较2024年末的持仓量增加超2700亿元。截至目前,境外机构来华发行熊猫债累计超过9500亿元。2025年以来,熊猫债的发行规模已超600亿元。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背后,相对稳定的汇率、不断优化的金融市场制度环境为吸引外资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指出,人民币债券具有较高的分散化、多元化投资价值,避险功能正在不断增强。根据有关测算,2024年中国债券与美国股债、欧洲股债以及新兴市场股债的收益率相关性都接近零。中国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为境外机构提供更加友好的投融资环境,推出一系列“债券通”“互换通”优化措施,进一步与国际主流交易品种接轨。
近期,《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注意到,上海清算所、中央结算公司纷纷发布通知,明确减免500元/户的境外央行等机构账户开户相关费用,进一步优化债券市场投资环境,推动我国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展望未来,李斌认为,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将继续巩固。4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扩大内需、有效应对外部冲击有关工作,要求加快专项债发行、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等,有效提振市场信心。近期金融管理部门实施降准降息等一揽子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随着有关政策落地见效,我国经济运行向好势头有望继续巩固,更好发挥稳定外汇市场的基本盘作用。近期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发布联合声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有助于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许予朋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下一篇:央行,最新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