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深夜,美图公司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以2.5亿美元可转债形式战略投资美图,双方将在AI技术、电商平台及云计算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这一看似常规的资本动作,实则暗藏科技巨头战略转向的深意,当大模型竞争陷入“参数军备赛”,阿里正加速从基础层投入转向垂直场景落地,而手握2.58亿月活用户的美图,成为其抢占应用层高地的关键拼图。
阿里此次投资美图,核心条款直指AI技术商业化与电商效率提升。根据公告,美图的AI电商工具将被优先嵌入淘宝、天猫等平台,帮助商家低成本生成商品图和视频;双方还将联合开发多模态大模型,覆盖图像、视频、语音等领域,同时美图承诺未来三年向阿里云采购5.6亿元算力服务。这种合作模式,既延续了阿里“轻资产整合”的战略转向(如剥离银泰、高鑫零售等非核心资产),又规避了自研垂直模型的高成本与长周期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美图并非首次通过AI实现商业突破。2023年,其AI设计工具为众多电商用户提供了高效的商品图生成服务,有力地推动了业绩增长。2024年全年总收入达33.4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AI驱动的影像与设计产品收入20.9亿元,同比激增57.1%,推动净利润同比大增59.2%。这种已验证的变现能力,与阿里亟需的“AI驱动电商”战略高度契合。
过去两年,通用大模型的竞争已从技术参数转向商业化能力。OpenAI的Sora、谷歌的Gemini虽在多模态生成上不断突破,但企业端更关注如何将技术嵌入工作流。美图的独特价值在于,其通过自研的奇想大模型(MiracleVision),将AI修图、视频剪辑、设计排版等单点功能串联为“一站式工作流”,覆盖电商、广告、影视等五大行业。这种“工具链整合”能力,正是阿里这类通用模型厂商的短板。
美图的另一层战略价值,在于其2.66亿月活用户,其中女性用户居多,这些用户是优化电商推荐算法的重要数据来源。其行为数据可与淘系消费数据结合,衍生出“虚拟试妆”“穿搭助手”等个性化服务,进一步打通“种草-消费-分享”的闭环。
这一逻辑在阿里系产品中已有先例。2023年爆火的“妙鸭相机”(阿里大文娱投资),凭借9.9元的低价AI写真,单周用户破百万,验证了C端为AI应用付费的意愿。而美图更成熟的用户基础与工具生态,显然具备更强的可持续性。若未来美图可转债转为股权,阿里甚至可能通过数据互通,构建更精准的用户画像,对抗抖音、小红书等内容平台的流量争夺。
此次投资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估值逻辑变化,具备垂直场景的AI应用企业估值或将提升;人才争夺加剧,计算机视觉、AIGC领域人才薪资预计上涨;生态竞争升级,腾讯、百度等巨头可能加快类似领域投资步伐。
当技术红利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谁能在细分场景中率先实现“工作流革命”,谁就能在下一轮竞争中占据高地。阿里押注美图,本质上是一场关于效率与入口的争夺,而这场争夺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