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日报讯 (记者 高燕) 日前,记者从大同市卫健委获悉,为充分发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本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支持促进作用,持续深化中医药强市建设,推动优质中医服务下沉基层,大同市将省、市卫生健康部门认定达到五星级中医馆、四星级中医馆或符合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推荐标准的23家基层医疗机构,纳入中医适宜技术门诊治疗医保支付实施范围。
据了解,从2022年9月起,参保人员在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和其他二级以上医院以中医为主要服务项目的科室,运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20种疾病的门诊治疗费用,将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此次纳入中医适宜技术门诊治疗医保支付实施范围的23家基层医疗机构,涉及平城区有1家、浑源县有5家、灵丘县有5家、云冈区有8家、广灵县有2家、天镇县有1家、阳高县有1家。
根据相关规定,大同市参保人员采用针刺、埋针治疗、灸法、拔罐、推拿5大类71项中医适宜技术,进行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腰痛(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肩周炎、脑梗恢复期、脑出血恢复期、前庭性眩晕、后循环缺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短暂性脑缺血、面神经炎、紧张性头痛、睡眠障碍、慢性胃炎、神经性耳聋、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哮喘、月经不规则治疗时,发生的医疗费用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同时,采用中医适宜技术门诊治疗相关疾病,实行按比例单次和年度限额管理。参保人员因保障范围内的20种疾病在相应医疗机构门诊,使用规定的中医适宜技术进行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由医保统筹基金按60%支付,其余部分由个人自付或使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支付。大同市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疾病参照门诊慢特病服务模式,实行定点服务和责任医师管理制度。参保人员年度内只能办理1种中医适宜技术门诊治疗病种。
来源:大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