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工信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厦门市推动软件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产业、赋能、生态、发展环境入手,真金白银推动厦门软件业锻长板、补短板、铸新板,打造软件名城升级版。
锻造产业优势 赋能新型工业化
为锻造产业优势,支持互联网平台、动漫游戏、智慧城市、数字政府等优势领域做大做强。对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且较上一年度实现正增长,综合效益增量不低于2000万元的软件企业,按照综合效益增量的0.5%给予奖励,每家企业每年最高500万元;对入选“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或“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前百家企业”的,按照综合效益增量的0.55%给予奖励,每家企业每年最高550万元。
赋能新型工业化,支持工业软件补短板。对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2000万元,综合效益增量不低于200万元的工业软件企业,按照综合效益增量的0.5%给予奖励,每家企业每年最高500万元;对入选“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的,按照综合效益增量的0.55%给予奖励,每家企业每年最高550万元。
孵化开源生态 优化发展环境
孵化开源生态,支持孵化RISC-V、开源鸿蒙发行版、开源欧拉发行版等开源项目,繁荣开源生态。对年度开源运营收入200万元以上且研发费用500万元以上的开源创新企业给予每年最高100万元奖励。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建设信创适配、中试验证、开源技术服务平台,强化工业软件、基础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支撑。支持建设出海服务平台,按规定对上述平台根据投入情况、运营绩效予以奖励,每个平台每年最高500万元。
鼓励重点企业加强人才储备,大力培养软件骨干。对年度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且研发费用不低于600万元的软件企业,按照每300万元研发费用给予1个骨干人才名额,每个名额可享受一次性2万元的人才券奖励。骨干人才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前)需达到全市社会平均工资1.5倍。人才名额由企业自主分配,每家企业每年最多20个。
(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