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光通信企业知产变资产
31件专利撬动7000万元贷款
湖北日报讯 (记者杨文漪、通讯员罗文文、邹逸丰)一批专利,撬动一笔巨资。9月2日,武汉驿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驿路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于今年6月以31件高价值专利作为质押,成功获得第三笔银行贷款。
至此,该企业凭借这批专利质押融资已达7000万元,目前该笔资金正持续投入湖北省硅光引擎器件中试平台的建设与完善,为企业光通信领域创新成果的工程化突破与产业化应用注入金融“活水”。
驿路通是武汉东湖高新区培育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自2012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平面光波导技术,其产品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部分光器件从“国产替代”走向“出口创汇”的突破。
此次获得质押融资的31件专利,涵盖光纤光栅及硅光引擎等新一代集成光电器件,具备高速度、低功耗、小型化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长距离通信、AI数据中心、无人驾驶等多个前沿领域,技术含量与市场潜力获银行高度认可。
“能快速拿到这笔融资,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专利预审绿色通道功不可没。”驿路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该通道,此次驿路通31件高价值专利中的20件,授权周期压缩70%,显著提升了专利稳定性,减轻了金融机构风险顾虑,成为融资顺利推进的关键一环。
值得关注的是,驿路通还创新构建“专利预审+海关备案”双机制维权模式。核心专利通过预审在3个月内快速获权后,随即完成海关备案,获得海关“主动保护”服务,海关可对涉嫌侵权的商品主动开展识别、查验与扣留,大幅降低了企业海外维权的“发现成本”与“监控成本”,为产品出海织牢“知识产权防护网”。
截至目前,这家企业已有39件专利通过预审通道快速获权,并先后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多项荣誉。
此次成功融资,不仅激活了企业知识产权的融资价值,更通过资金反哺进一步突破技术瓶颈,形成“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确权—金融资本支持—产业规模扩张”的良性循环。这一模式为更多科技型企业依托知识产权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