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4日讯 棒杰股份(002634.SZ)今日发布《关于子公司被申请破产重整的提示性公告》。棒杰股份于近日收到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送达的《江苏省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通知书》((2025)苏1091破申16号之一)《扬州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预重整申请》等材料,获悉债权人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兴业银行”,601166.SH)苏州分行以公司控股二级子公司扬州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扬州棒杰”)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备重整价值为由,向法院申请对扬州棒杰进行预重整,法院已立案审查。
棒杰股份表示,目前债权人向法院提交了预重整申请,但以上申请能否被法院裁定受理,以及扬州棒杰是否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在法院受理审查案件期间,公司将依法配合法院对扬州棒杰的重整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论证。若法院裁定扬州棒杰进入预重整,公司将依法行使股东和债权人权利,配合法院及管理人的重整工作,在平衡保护各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积极与各方共同论证解决债务问题的方案,同时将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支持,实现重整工作的顺利推进,维护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和股东借款的价值。
棒杰股份其他风险提示显示,因公司光伏业务未达预期,经营严重亏损,流动资金严重短缺,截至公告日,公司及光伏板块子公司在金融机构累计逾期或提前到期的借款金额合计约98,640.59万元(上述借款金额不包含因逾期产生的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息等),占上市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328.97%,由此引发多起诉讼及仲裁、导致多个银行账户被冻结、多项资产被查封,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且近期陆续有申请人向法院申请诉讼执行,公司所持有的被查封的资产可能存在被拍卖的风险,公司经营持续面对巨大压力。若公司后续仍未能与债权人协商和解或未能偿还相关债务,则上市公司可能存在被债权人向法院申请破产的风险。
2024年度公司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9,984.49万元,8截至2025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4,997.58万元。如果公司下半年光伏板块子公司债务压力及经营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公司2025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可能存在为负的可能,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可能存在在2025年年度报告披露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
棒杰股份7月9日发布《关于重大诉讼案件暨进展情况的公告》。棒杰股份控股子公司扬州棒杰于近日收到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传票》、《应诉通知书》等相关起诉材料,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兴业银行苏州分行向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案件所处的诉讼阶段为一审,涉案的金额暂共合计390,213,813.48元。
2023年6月29日,扬州棒杰因生产经营需要,向兴业银行申请50,000万元项目贷款,现兴业银行因扬州棒杰违反合同约定逾期还款,宣布合同项下所有应付款项全部立即到期。并主张公司对扬州棒杰应承担的全部债权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深圳报业集团旗下财中社今日报道《兴业银行苏州分行申请对棒杰股份控股孙公司预重整》显示,2023年6月29日,扬州棒杰因生产经营需要,向兴业银行苏州分行申请5亿元项目贷款,双方签订《固定资产借款合同》。为筑牢债权保障防线,同日棒杰股份与兴业银行苏州分行签订《最高额保证合同》,为该笔贷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2023年12月15日,扬州棒杰进一步与银行签订《最高额抵押合同》,形成“保证+抵押”的双重债权保护。
然而,扬州棒杰后续未能恪守合同约定,出现逾期还款情况,兴业银行苏州分行依据合同条款,宣布借款合同项下所有应付款项全部立即到期,并于2025年7月9日就此向法院提起诉讼,涉案金额达39021.4万元,同时主张棒杰股份对扬州棒杰的全部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依法维护自身合法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