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据显示,中国8月末黄金储备7402万盎司,7月末黄金储备报7396万盎司,为连续第10个月增持黄金。
7月31日,世界黄金协会(WGC)发布的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报告显示,“购金主力军”全球央行的购买量有所放缓,在二季度净购金166吨,增储量同比减少21%。但上半年总体维持在五年平均水平以上,较十年平均水平高出40%以上,预计未来仍将成为购金主力。同时,此前美国非农数据“爆雷”带动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大增,也有望助力金价。
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2024年全球黄金需求总量达4974吨,创历史新高。欧洲中央银行6月11日发布的报告称,2024年各国(或地区)央行持有的黄金储备达20%,仅次于美元的46%,超过欧元的16%,接近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水平,成为2024年按市场价格计算的第二大全球储备资产。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认为,从长期来看,黄金在避险、抗通胀、长期保值增值等方面仍存在不可替代的优点,兼具金融和商品的多重属性,因此我国央行推进国际储备多元化、在组合配置中加入和动态调整黄金储备的战术操作不会改变,持续增持黄金的战略方向也不会改变。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判断,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截至7月末,我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主要由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构成)中黄金的占比为7.0%,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出发,未来需要持续增持黄金储备,适度减持美债。此外,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由此,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应对当前国际环境变化等角度出发,未来央行增持黄金的趋势预计还将延续。
(来源:第一财经)